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太原市> 阳曲人物

郭澄之

[晋]

郭澄之为[晋]

  郭澄之,字仲静,生卒年不详,晋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人。似应为随家族南渡乔居江南东晋的移民。史称其少有才思,机敏过人。逮东晋末年曾为南康(今江西赣县)郡相。所谓“相”,乃郡守之副职。在任内时,恰逢卢循在广州起义,义军挥师北上,连克南康、庐陵、豫章等郡,势如破竹。是时,郡守见义军势大,南康必不能守,遂率其属下弃城而走,郭澄之则随太守辗转流离返回京师建康(今南京)。当时的东晋王朝,大权旁落,朝政由当朝相国、宋王刘裕执控。郭澄之回京待命不久,刘裕即命他为相国参军,随其北伐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七月,刘裕所率东晋北伐军,攻克长安,活捉后秦皇帝姚泓,灭亡后秦。大战告捷的东晋军统帅刘裕本想率军继续西进,但众将并幕僚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刘裕遂询郭澄之意下如何?久受刘裕青睐的郭澄之,避而不答刘裕所问,而是面向东方吟诵王粲诗句:“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刘裕顿时明白了郭澄之之意:恐久伐征战在外,朝中不稳。遂班师回朝,郭澄之亦被晋升为相国从事郎中,封南丰侯。末几,刘裕取代东晋自立,建宋国,史称南宋。
  不过,郭澄之名载史册,传名后世,并不仅仅是因其为官,受宋帝刘裕呵护,而是因其有小说传世,是为当时之小说大家。据《中国小说史》所载,郭澄之所著作品大多收集在《郭子》三卷中,后来《郭子》虽佚亡,但其作品却散见于马国翰的《玉幽山房辑佚书》中,达一卷之多。而鲁迅先生所著《古小说钩沉》中,亦辑有80余条段。从这些郭澄之小说作品辑录中,仍可窥到郭氏之小说,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写人物生活片断的作品,以“志人”为其特色,有别于当时的“老怪”小说,可谓不随大潮,另树一帜,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有句传统名言,叫做“文如其人”。郭澄之史事、人品、宦迹,史载极鲜,无法知其全貌,所著《郭子》也佚亡,亦无法通过其作品“窥斑见豹”。但是,我们却可以从鲁迅和马国翰的佚书钩沉中,看到他所遗作品的特色,并从这些片断中分析其人。
  有一则佚文是这样的:
  阮德如的妹妹长得很丑,她嫁给了许允。在婚礼结束步入洞房后,许允迟迟不愿进新房。他的好友桓苑劝道:“阮德如和你极好,他把丑妹嫁与你,一定有其用意,你应该好好考察一下。”许允以为有理,遂走进洞房。这时阮德如的妹妹正手抚裙裾等着他。许允问:“女子有四德,你具几?”阮妹答:“我所欠缺者只有容貌。请问,士有百行,你有多少?”许答:“都有”。阮妹说:“你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都有!”许允愧无对言。从此两口子互相敬重,和睦相处。
  另一则佚文是:
  许允当吏部郎,多用同乡作官,魏明帝得知后,便派虎贲卫士逮捕了他。临行前,妻子阮氏告诉他:“明主可以用道理说服,不用哀求。”许允被带到明帝前,对明帝说:“经典中说‘举尔所知’,要推荐自己悉知的人。臣的老乡,臣都很了解,请陛下检查,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臣甘愿受罚。”明帝派员检查,果然都很称职,于是释放了许允。许允刚被逮走,全家大哭。只有阮氏说:“不用担心,一会儿就回来了。”说罢,做小米粥去等许允回来吃饭。果然,粥才做好,许允就回来了。
  从这两则小说片断看,郭澄之是个才思敏捷、言简行朴之人。文虽短小,立意独具,志人性格,跃然纸上。而且,从其小说片断的情节、对话中,可以悉知郭澄之做事为人,注重本质,全不看外表,说他是个务实求实、明白事理之人,毫不过分,绝无溢美。据此可推,他在官场也非虚伪、阿谀、浮夸之人。
  郭澄之一生所著,除《郭子》三卷外,尚有《郭澄之集》十卷,可惜亡佚不传,难知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