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条氏康

[公元1515年-1571年]

北条氏康为[公元1515年-1571年]

  家族背景
  氏康的祖父“早云庵宗瑞”(法号)原名伊势盛时,出自历任室町幕府要职的世家;1467年应仁之乱时,盛时响应骏河(今静冈县中部)守护今川义忠率军“上洛”之举,而与其结好。后来盛时的姊妹(北川殿)嫁义忠为妻,生下今川家嫡男“龙王丸”(即后来的今川氏亲);1487年,盛时离开京都前往骏河,拥立外甥氏亲,然后凭借着机运及谋略,从伊豆国(今静冈县东部的半岛部份)发迹,成为一介战国大名。
  盛时(宗瑞庵早云)的嫡男氏纲继承家业后,附会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氏故事,改氏“北条”,史称后北条家;氏纲一代改以位在相模国(今神奈川县)西部的小田原城为根据地,朝甲斐、武藏(今东京都及埼玉县)等邻国攻略。氏纲有女(芳春院;氏康胞妹),由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收为侧室,生下次男义氏;日后,小田原城方面即以义氏为傀儡,试图掌握统摄关东的名义。另外,氏纲命三子为昌(氏康胞弟)出任位在相模国东部的玉绳城主;而有一出自骏河福岛氏的武将认为昌为养父,并娶氏纲之女(大顶院殿)为妻,继承了玉绳北条家,此人即为后来的名将北条纲成。
  由于今川北条两家渊源,氏康以氏纲嫡男身份,迎娶了今川氏亲之女(瑞溪院)做为正室。氏康子女众多,其中长大成人者包括后来继任家督的次男氏政、氏照、氏邦、氏规、氏忠、氏光、“藏春院”(今川氏真正室)、“桂林院”(武田胜赖继室),以及过继予越后(今新泻县)国主上杉谦信为养子的三郎景虎等多人。
  生涯前期
  1515年(日本永正十二年,以下括号中所示均为日本年号)北条氏康诞生于后北条氏的本城小田原城,母亲为二代当主氏纲的正室“养珠院”;作为氏纲的嫡男,他在重臣清水吉政的指导下成长。
  当时在氏纲的领导下,北条家在关东地方迅速扩张势力,连败山内、扇谷两上杉家,支配武藏国大半领地,并进出甲斐郡内地方及总州国境。1530年(享禄三年),氏康于小泽原之战“初阵”,击败扇谷上杉家当主朝兴;嗣后于1535年(天文四年)甲斐山中合战(对抗甲斐守护武田信虎)、1537年(天文六年)河越城攻略(对抗上杉朝兴继承人朝定及其家臣),以及1538年(天文七年)第一次国府台之战(对抗房总大名里见义尧)等,均参阵并立下战功。然而1536年(天文五年)以后,由于今川家家督之争(花仓之乱)的影响,今川家新当主义元改采与甲斐武田氏合作的战略;北条家则因相甲国境、富士川以东领地等争端,转而与骏甲同盟敌对(河东之乱),逐渐陷入四面受敌的危局。
  扩大势力及甲相骏三国同盟
  史家推测氏康于1538年至1541年间继任家督;1541年(天文十年)氏纲故世,氏康延续父祖的基业,领导北条家持续在关东方面扩大势力。
  河越城之战
  1545年(天文十四年)氏康为河东之地出兵与今川军对阵之际,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家当主上杉-,联合上杉朝定及古河公方足利晴氏,集结号称八万大军,包围仅有三千北条军驻守的河越城。通过甲斐新国主武田晴信(日后的“信玄”)的斡旋,氏康以放弃河东之地为条件与今川义元和解,从而得以回师关东,全力对抗足利上杉联军。1546年(天文十五年)氏康亲率八千军势驰援河越城,与守将北条纲成协同展开夜袭,一举击溃军心涣散的足利上杉联军,甚至击毙上杉朝定,致使扇谷上杉家绝嗣而亡。河越夜战北条军以绝对劣势之兵力取得全胜,被誉为“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此役之后,北条家不仅支配武藏全境,并攻入上野国(今群马县)境内,迫使上杉-逃离居城平井城,-常陆(今茨城县)、越后等国。
  1554年(天文廿三年)出兵下总,控制自1455年享德之乱以来关东公方的驻在地古河御所,逼退足利晴氏,代之以由“芳春院”所出的次男义氏;以其为傀儡,氏康树立了北条家关东霸主的地位。同年,利用今川义元出兵三河,趁隙攻入骏河,与今川及武田援军对阵。然而,通过今川家重臣太原雪斋的仲介,氏康与今川义元及武田晴信于善得寺会商,终以迎娶晴信之女(黄梅院)为嫡男氏政正室,及将其女(藏春院)嫁与义元嫡男氏真做为正室等条件,成立了“甲相骏三国同盟”。
  对抗上杉谦信及关东反北条势力
  三国同盟成立后,氏康加紧关东支配的步伐,与里见义尧争夺上总领地;然而1555年(弘治元年)三浦三崎之战,北条水军败于里见水军,氏康在房总半岛的扩张受挫。1557年(弘治三年),足利晴氏的嫡男藤氏趁机起兵反抗北条家,结果失败,与上杉-同样-越后,投靠春日山城主长尾景虎(即日后的上杉谦信)。
  1559年(永禄二年)将家督之位让予氏政,隐居于小田原城,被家臣称为“御本城様”,仍掌握家中军政大权。
  1561年(永禄四年),从-越后的上杉-处继承上杉宗家家督名份的上杉政虎(由长尾景虎改名),以拥护正统关东公方足利藤氏为名义,大举出兵关东;关东各地原上杉家臣及反北条势力纷起响应,集结成号称超过十万的空前大军,压制包含古河御所在内的诸多据点,并以藤氏取代义氏为关东公方。氏康氏政父子率军固守小田原城;由于城坚粮足、全军战志坚定,终使来袭的上杉军无功而退。政虎于镰仓鹤冈八幡宫正式就任关东管领职后,在攻小田原城不克、诸将失和、粮草不济等不利状况下,不得不收兵北返;北条军趁势追击,取得局部胜利。上杉政虎自关东撤退后,北条家声威复振,在关东支配权的争夺中,逐渐占得上风。1562年(永禄五年)北条军再度压制古河御所,足利藤氏被掳往小田原城,终焉不明。
  1563年(永禄六年),于第四次川中岛之战获得战略性胜利的武田军,攻向上杉家在北武藏的据点松山城;里见义尧应上杉辉虎(由政虎改名)之邀,派嫡男义弘领兵驰援,虽突破北条军-进入武藏国境,却因松山城陷落而只得退兵。翌年,为支援反叛北条家的江户城守将太田康资,义弘率军一万二千进占上总武藏边境的国府台城;氏康、纲成等领兵二万与之对抗,苦战而胜(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嗣后北条家势力深入上总。1567年(永禄十年),氏康策动上杉家臣?上野厩桥城主北条高广(与后北条氏并非同族)反叛,重挫上杉谦信的关东经略。然而,同年的三船山之战,由氏政指挥的北条军却败于由义弘指挥的里见军;北条家在房总半岛的影响力再度受挫。
  生涯后期及相越同盟的转折
  当北条武田联手在关东地方及北信浓(今长野县)对抗上杉的同时,东海道(范围包括今爱知、静冈、山梨、神奈川、埼玉、千叶、茨城等县及东京都)形势大变,导致甲相骏三国同盟瓦解,牵动东日本势力重整。1560年今川义元于尾张(今爱知县西部)桶狭间战死后,三河(今爱知县东部)冈崎城主德川家康独立,今川家东海道霸权的地位开始动摇。武田信玄为趁机夺取今川家领地,不惜逼死嫡男义信,终于1568年(永禄十一年)发兵一万二千攻入骏河;德川家康也由三河发兵攻入远江(今静冈县西部)。今川家新当主氏真虽与上杉谦信结盟,且动员有一万五千兵力,仍难独力抵挡武田、德川两军交相入侵;赖氏政亲率四万五千大军强力干预,方迫使兵力居劣势的武田军(一万八千)退兵。以此为契机,北条家与上杉谦信和解,以氏康七男成为谦信养子(日后的上杉景虎)为条件,缔结“相越同盟”;北条高广又复仕于上杉家。
  1569年(永禄十二年)十月,武田信玄率军二万攻向小田原城,氏康氏政父子决定笼城守备;武田军攻至城下,见无法破城而退。氏政亲率军势二万余追击,并命分别负责守备甲州街道及秩父地方的氏照、氏邦集结另二万兵力,意图前后夹击退却的武田军;不料氏照、氏邦所部先在相模北境的三增峠隘口与武田军交战,遭其击败,氏政闻讯随即收兵返回小田原城(三增峠之战)。武田军乘势占据骏河,今川家于是在武田、德川两家夹击下灭亡;北条家联合上杉今川、制衡武田的战略构想从而落空。此役受挫,刺激北条家加强对甲斐方面的防务,着名的环绕小田原城方圆九公里之“総构え”(环绕外郭及部分城下町的最 防御工事),以及八王子城筑城等工程,据信均由此而发。
  相越同盟成效不如预期,常陆佐竹义重等反北条大名甚且改与武田联手,依然继续对抗北条,徒然提升武田信玄在关东的影响力;有鉴于此,氏康乃决定重新检讨其同盟策略。1571年10月21日(元龟二年旧历十月三日),氏康于小田原城病逝,享年五十七岁,留下放弃相越同盟、与武田家和解的遗命。不久,氏政遵照父命重新与武田家结盟,接受武田家支配骏河的事实;关东自此又再回到北条武田联手对抗上杉的格局。
  内政
  在氏康治下,北条家于1542年(天文十一年)于伊豆、相模及南武藏领内实行检地。此外,实施税制改革、推行以明“永乐通宝”为统一货币,并于领内建立“传马制”、小田原“评定众”等军政制度,奠定了后北条氏政权殷实的统治基础。1559年隐居之际,下令调查家臣所领收入及军备负担等状况,由奉行安藤良整编成《小田原众所领役帐》,以利动员管理;又颁布“德政令”,与民生息,使小田原城城下町发展成关东首屈一指的繁荣市街,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文化人及各种工艺职人。
  由于成效卓越,氏康所推行的目安箱、官僚评定制以及四民六公田赋制,在江户时代都被德川家加以沿用。
  评价
  后世对氏康的内政手腕评价甚高,有人誉其为“战国第一民政家”。与武田信玄、上杉谦信齐名,被称为“相模之狮”,显示他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表现,亦得到高度肯定;氏康当家期间,北条军较高的作战胜率,以及务实、灵巧的同盟策略,均为氏康卓越军政才能的证明。此外,他的文化造诣,尤其歌道,亦颇有名声,堪称“文武相兼之名将”、“战国唯一名将”。
  氏康所出诸子团结,未有争嗣内乱情事,在战国乱世之中诚属难得,亦见其家教之功。
  同年(公元1515年)出生的名人:

徐廷绶 (1515~1578) 浙江省杭州淳安
罗汝芳 (1515~1588) 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泰州学派传人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叶朝荣 (1515~1586)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董懋中 (1515~?)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
万恭 (1515~1591)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 更多公元15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71年)去世的名人:
毛利元就 (1497~1571) 亚洲日本
韦银豹 (1496~1571)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永福
游居敬 (1509~1571)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
任士凭 (1526~1571)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
王崇 (1496~1571) 明代杰出军事战略家 浙江省金华永康市
陈王圭 (1508~1571)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
+ 更多公元157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