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人物

王少舫

[公元1920年-1986年]

王少舫为[公元1920年-1986年]

王少舫
  王少舫(1920~1986),黄梅戏演员,民国9 年(1920 年)农历八月三十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京剧艺人家庭里。民国18 年,他于江西省南昌市拜京剧艺人鲍怡庭为师,后随师回上海学艺。民国22 年于安徽省安庆市皖钟大舞台正式登台演戏,首次演出的剧目是《南阳关》。同年夏季随父母顺长江而下,先后辗转于苏皖两省的南京、盐城、芜湖、宣城、合肥、三河镇等城镇演出。民国27 年日军侵占了三河镇,王少舫及家人逃难到安庆,紧接着安庆也沦陷了,不能组班唱戏,生活无法维持,-做苦力度生。同年秋,皖钟大舞台组织王少舫等京剧艺人和困居在安庆的丁永泉等黄梅戏艺人开业唱戏,因双方的角色演员奇缺,只能联合演出,京剧、黄梅戏各半,演员相互支援。这就是黄梅戏史上的“京黄同台”。民国34 年,日本投降后,王少舫在安庆华林戏院唱戏期间,物价高涨,艺人要求增加薪水,戏院经理依仗国民党势力欺压艺人,并将唱花脸的演员抓进 局,以示压服众人。大家不服,王少舫领头起来-,一方面罢演,一方面到 局要人。事后,王少舫处处受到经理的挟制,-离开安庆,流动于三河、庐江、无为、芜湖、当涂、合肥等地搭班唱戏。民国38 年初合肥解放,组建新生平剧社(即今安徽省京剧团之前身),王少舫被推选为社长。当时,平剧社除演一些旧戏外,在王少舫的主持下还排了一些改编的新戏,诸如《逼上梁山》、《九件衣》、《小仓山》等。当时的王少舫在安徽城乡观众中已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京剧演员了,1950 年,他却毅然宣布参加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改唱黄梅戏。这是王少舫艺术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王少舫选择黄梅戏,既非轻率之举,亦非偶然所为,早在民国22 年王少舫随父母住在安庆南洋旅社时,听到旅社里一位洗衣大姐唱黄梅戏,曾好奇地向那位大姐学会了《苦媳妇自叹》,一直哼唱了好几年,对黄梅戏有所了解,也产生了几分兴趣。抗日战争中又与黄梅戏艺人在患难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京黄同台”、“演员相互支援演出中,又有了更多更好学习观摩与艺友切磋黄梅戏艺术的机会以及串演角色身体力行的尝试。他曾在《天仙配》中饰演过花旦二姐,在《秦雪梅》中饰演过小生商林等角色,从中体味到了黄梅戏所蕴蓄的旺盛艺术生命力和丰厚的发展潜力,感到了黄梅戏浑厚的生活气息、田园牧歌的风韵、纯朴真实的本质。因此,他爱上了黄梅戏,愿为黄梅戏这个年轻的剧种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此举是一个具有20 年之艺术经历,有抱负有见解的成熟演员经过长期思考后所作的慎重抉择。
  王少舫投身黄梅戏时,正逢冬去春来,黄梅戏从山乡来到城市“落户”,艺术上需要加以修饰、革新,以适应新的时期、新的环境,发展壮大。王少舫一边虚心学习黄梅戏艺人注重从人物出发、从生活出发的优良传统,在艺术实践中加深领会,从而获得艺术素养的提高与完善;一边又针对黄梅戏传统表演程式和唱腔相对缺乏的不足之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京剧艺术和技能,有选择地吸收,与黄梅戏表演程式和唱腔加以糅合,从而丰富了黄梅戏艺术并扩展了黄梅戏的表现能力,增添了黄梅戏艺术的光彩。1952 年,他按照黄梅戏传统音乐旋律及锣鼓的节奏要求,吸收京剧程式动作,设计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活泼优美的舞蹈,并导演了这两个戏,首次主演《夫妻观灯》,使其艺术水平较之传统形式有了显著提高。50 年代初,黄梅戏脱颖而出并逐步为全国观众所注目,《打猪草》、《夫妻观灯》曾为此起过不可轻估的作用。在黄梅戏音乐方面,王少舫曾因客串《秦雪梅》中的商林而不适应黄梅戏“三打七唱”(3 人用锣鼓帮腔,7 人登台演出)的演唱形式,请京剧琴师用京胡为他唱腔拉个音、托着唱。这种有益的尝试,逐渐影响到黄梅戏艺人,弦乐也就逐渐地进入黄梅戏,丰富了黄梅戏音乐色彩。王少舫当时在安庆有“京托子”之称。1954 年12 月,王少舫被调入原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8 年改建剧院)后,尤为重视并支持艺术革新,在同编导及作曲人员密切合作中获得教益、扩大了视野,并进一步参加创腔实践。在《罗帕记》中,他饰演的王科举,前为小生,后为老生,为了准确刻画人物,在“描容”一段唱中,他吸收了徽剧曲调和岳西高腔,创造出类似京剧倒板、回龙的板式和反二黄的调式,大大增强了那一段唱腔的表现力。黄梅戏没有花脸的唱腔,王少舫在晚年积极主动地与编剧、作曲共同创作出一出包公戏《陈州怨》,同时又移植一出《包公赔情》,由他主演包公,精心设计人物的唱腔,为创造黄梅戏的花脸唱腔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箭杆河边》等现代戏的声腔创作中均有突出成就。他一贯主张:“黄梅戏年轻,需要多多吸收借鉴。”他深信:“黄梅戏肚子大,也能够吸收借鉴!”
  王少舫嗓音宽厚明亮,吐字清晰,更因富有深厚的戏曲演唱功底,且十分注重以声传情,唱腔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表演洒脱凝重,举手投足,浑身是戏,且十分注重从人物出发,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先后参加过50 多个大小剧目的创作演出,在《天仙配》、《夫妻观灯》、《春香传》、《碧玉簪》、《打金枝》、《女驸马》、《牛郎织女》、《罗帕记》、《江姐》、《红色宣传员》、《陈州怨》等剧中,塑造过众多不同年龄、性格、职业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深得方家称赏,群众欢迎。其中《天仙配》中忠厚纯朴的董永、《夫妻观灯》中风趣乐观的王小六、《女驸马》中谋谀圆通的刘文举、《罗帕记》中骄矜自恃的王科举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无论就其性格刻划之深刻细腻,或就其表现技能之精巧丰满而言,都堪称是黄梅戏生角表演承先启后的艺术精品,多年来一直是后辈演员学习的楷模。《天仙配》1954 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王少舫获得演员一等奖和金质奖章;电影《天仙配》获得文化部1949~1955 年优秀影片奖,他获得金质奖章。影片曾发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映,标志着黄梅戏的一度辉煌。他还参加演过电影《女驸马》、《牛郎织女》、《龙女》均受到海内外的欢迎。
  1953 年7 月,王少舫作为主要演员被抽调参加全国赴朝慰问团黄梅戏演出队奔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慰问演出十分成功,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归国后,于1954 年元旦之夜,他与潘璟琍合作演出的《夫妻观灯》,首次将黄梅戏送到北京,演于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了演出。黄梅戏在首都引起注目,反响较为强烈。
  “一个不讲‘戏德’ 的演员,不是一个好演员。”这是王少舫从艺60 多个春秋信守不渝的信条,60 多年如一日,他不论与什么演员同台演出,从不因自己的技艺娴熟而自我表现,抢别人的戏,即使演配角,为青年演员配戏,也不因自己的名望高而喧宾夺主,他总是从戏出发,从整体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表演分寸,甘做绿叶衬托着红花。他演出作风严谨,无论是在硝烟才息的朝鲜战场上,还是香港的豪华舞台上;也无论是在庄严的怀仁堂,还是山乡的土丘上,表演都是同样的认真,一样的动情。他担任配角也同担任主角同样地认真研究,一样地精心创作。
  王少舫于196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担任过安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戏剧家协会第一届理事,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1986 年7 月19 日卒于合肥。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