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信阳市> 罗山人物

刘志敏

[公元1903年-1935年]

刘志敏为[公元1903年-1935年]

  刘志敏(1903~1935年),河南省罗山县人,女。民国11年(1922年),考入省立开封北仓女子中学,在校期间,刘志敏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的影响下,参加女中学生举行的-、-,声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罪行,声援北伐战争等活动,并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刘志敏是当局抓捕的对象。她逃出河南,到了武汉,找到党组织。党组织决定派刘志敏到苏联学习。同年秋,她从武昌到达上海,登上停泊在黄埔江的苏联商船。11月6日安全抵达莫斯科,分配在中山大学学习。
  刘志敏在苏联学习期间,认识了在东方大学学习的中共党员李翔梧。民国17年春,他们结为夫妻。民国18年底,经组织同意,刘志敏和李翔梧一起回国,被分配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民国21年1月,刘志敏被调入中央苏区,分配在中共宁都中心县委工作。同年10月,中央红军恢复建(宁)黎(川)泰(宁)苏区,她随即被调到中共建宁中心县委任妇女部长。刘志敏到职后,深入乡村,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发动妇女送儿女、送兄弟、送丈夫当红军。组织妇女洗衣队、慰问队,看护红军伤病员,给动过手术的伤病员唱歌,发动妇女做草鞋、斗笠、油纸等物资慰问红军。
  民国22年4月,刘志敏和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吴静焘到江西省参加省委会议,在返回途中走到离城28华里的黄泥潭时,遇见大刀会残匪在抢劫去双溪口赶圩的群众。这时,她俩抱着“宁可牺牲自己,绝不能丢下群众,”的念头,奋不顾身开枪向敌人射击。枪声一响,匪徒就向她们压了过来。吴静焘正要刘志敏撤退,却不幸中弹牺牲。刘志敏坚持同敌人战斗,子弹打完了,匪徒蜂拥过来,她一跃而起要夺一个匪徒的大刀,不料被侧面的一个匪徒砍倒。在这万分危急之时,从县城返回来的红军听到枪声赶来,击溃匪徒,解救了群众,把一息尚存的刘志敏抬回竹薮医院。
  刘志敏伤愈后,接替吴静焘的职务,并兼妇女部长。她十分关心爱护干部。里心区少共书记甘爱嵩是个女孩子,每次到县里开会要步行40余里山路,志敏见她劳累,亲自给她打水洗脚,晚上让她同自己一块睡觉,指导她如何做好青年妇女工作。县儿童局书记谢木生,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又长又宽,没有腰带,她帮助他把衣服改得合体,并将自己从苏联带回来的皮带送给他。
  民国22年4月,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次常务会议作出成立闽赣省的决定。下半年,刘志敏调任中共闽赣省委常委、妇女部长,领导闽赣苏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不久,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建黎泰苏区日益缩小,红一方面军在建宁坚持与敌斗争达半年之久。
  民国2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和军区等机关撤出建宁,退往澜溪都上村。中共建宁县委机关和军分区转移到罗(源)客(坊)升(东)中(畲)边区坚持斗争。主力红-移后,国民党军第五十二、第七十五、第十师,接连围攻闽赣苏区,截断闽赣省委机关与中央办事处的联系。此时刘志敏任省委秘书兼审判主任,机关人员编成工作团随闽赣省军区活动。11月24日,刘志敏随十二团1部前往黄泥铺、客坊等地与建宁县委机关游击队汇合。国民党军第十师和地主保卫团、大刀会到处设栏栅、碉堡、-行人,强迫群众白天搜山晚上点松明火守夜。还放火烧山“围剿”游击部队。在极端困难环境中,刘志敏率领同志们武装进击贤河据点,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民国24年4月的一天,刘志敏随机关游击队从归化松根隘到半寮,驻在陈家山庙里,准备晚上通过山凹,到龙栖山一带活动。国民党军第七十五师闻讯包围陈家山,游击队与敌人战斗到天亮,才突出重围。可是刘志敏没有突围出来,和另一位女同志不幸被俘。
  在狱中,刘志敏面对敌人的引诱和严刑拷打,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1岁。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林旺高 (1903~1968)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
吴必先 (1903~1935)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易启基 (1903~1978)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王奇才 (1903~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
游杏南 (1903~1977)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
+ 更多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
钟炳生 (1898~1935)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
林介弼 (1854~1935) 安徽省
吴必先 (1903~1935)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肖荣代 (1908~1935)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
唐义贞 (1909~1935) 湖北省武汉江夏区
伍先球 (1890~1935)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
+ 更多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