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天津> 和平区人物

张伯苓

[公元1876年-1951年,清朝及中华民国教育家]

张伯苓为[公元1876年-1951年,清朝及中华民国教育家]

张伯苓
  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任海军士官生。亲睹甲午覆师、威海易帜之辱,奋然立教育救国之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严修之聘,教其子弟,遂与严修成为天津最早提倡民办教育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兼教盐商王奎章家馆。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严修赴日考察教育。归国后合并严、王二馆,办起一所中学,定名“私立中学堂”,不久改名“私立敬业中学堂”,1907年校名改为“私立南开中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张伯苓代表直隶赴美参观渔业博览会并考察教育。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南开新剧团”。1917年他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并考察私立大学组织设施。翌年回国,与严修等人在南开学校南面洼地建大学部讲堂(即南开大学),19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正式成立。1923年在现南开体育场南端成立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在南开四马路成立南开小学。1929年去欧美国家考察教育。1936年在重庆沙坪坝建南渝中学。
  1937年7月29、30日,侵华日军炸毁南开大学,并占领校园,学校-南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张伯苓任校务委员会常委。1938年任国民参政员并选为副议长,1945年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出任南京政府-院长。同年7月,张伯苓到南京任职后,亲眼目睹国民党政府腐朽黑暗的内幕,决心不再“替蒋介石‘跑龙套’”(张伯苓语)。年末,他借口养病,离开南京,去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终日深居简出。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几次到沙坪坝津南村,敦请其去台湾或美国,他婉言谢绝,并坚辞-长职。1949年11月他在重庆迎接解放并慨然要把重庆南开中学献给国家。1950年春,张伯苓希望北归;5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安排下,派飞机将张伯苓夫妇从重庆接到新中国的首都北京,住在傅作义寓所。张伯苓在抗战胜利后返回天津时,先后住在南开区南门外大街272号(现为天津市无线电六厂)及和平区南海路5号(现为1号)。1950年9月15日,张伯苓夫妇带着周总理的一片关怀回到天津,与三子张锡祚一家租住大理道87号(现为和平区大理道39号)。1951年2月14日,张伯苓突患脑溢血,23日下午谢世,享年76岁。在他的遗嘱中,对国家民族无限光明的前景充满信心,勉励“友好、同学”“拥护人民政府”,“务共努力”,“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
同年(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