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海南省> 海口市> 琼山人物

王海萍

[公元1904年-1932年]

王海萍为[公元1904年-1932年]

  王海萍 (1904—1932),原名朝鸾,字翔林,海口长流镇堂善村人,革命烈士。出身于教师家庭,少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1917年秋,考入琼崖中学 (今琼台师范学校),他聪明好学,有“那流(长流地区俗称)才子”之称。1922 年秋,毕业后考上海沪江大学。后转读东华大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25年“五卅”运动时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由叶文龙、陈德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叶文龙、陈德华联络在上海的琼籍进步青年,成立琼崖青年社,创办《琼崖新青年》,常为刊物撰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
  1926年四五月间,王海萍到广州,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从事政治宣传工作,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随军南征。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受命任中共闽南临时特委委员。1927年12月,当选福建省委执行委员,任省委宣传部长。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深入漳州、厦门一带工厂、农村开展恢复党组织,重建工会、农民协会工作。1929年5月,调任福建省委常委、省军事部长兼农民部长。不久任省军委书记。1930年5月25日,在厦门组织武装劫狱,营救被捕的40多位同志。同年夏,代表福建省委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筹备会。1931年7月,接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厦门中心市委书记。1932年4月,积极配合毛泽东率领红军解放漳州战斗。在任省军委书记期间,发动闽西苏区农民参加工农红军,把闽西地方红军6个团组成红四军第四纵队;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将闽西农民赤卫军6个团3000多人组编为工农红军第十二军,为发展红军队伍建立卓越功勋。
  1932年7月初,由于叛徒告密,王海萍在厦门市中山公园被捕。国民党 派软硬兼施,严刑拷打,但王海萍坚贞不屈。同月下旬,在厦门英勇就义,时年28岁。
  1951年8月,琼山县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将“功在人民”的匾额授予王海萍烈土家属。陈济川 (1892~1938),福建省厦门市丙洲村人,海口商界知名人士。早年被父送往新加坡跟随陈嘉庚,深为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和行动所感染,决心放弃富裕的生活,回国进行革命。清宣统元年(1909)冬天,陈济川等18人,从广州来到海南岛,设立广州“新民社”琼崖分社,从事海南武装起义的发动工作。负责府城冯氏宗祠联络处的工作,由于保密制度不严,被琼崖兵备道刘永滇所察觉,“新民社”被责令解散。他组织社员分散加入各地“三合会”进行反清活动。同时他到海口市琼崖同盟会进行活动,扩大了同盟会在海南的影响。1913年,参加林文英组织的反对琼崖临时都督刘永滇的斗争。1926年,开始经营商业,为了取得合法的身份,他加盟海口“福建行”,被选为“行头”和会馆长。1931年3月20日,在海口市少史街成立“布匹什货同业公会”,在海口市中山路租取店面进行经营。由于经营品种绝大多数都是大陆名优产品和进口商品,销售额大,知名度越来越高,被海口市民誉称为海南的“陈嘉庚”。1930年,海口商会改名为海口市商会时,其以“福建行头”的身份参加了第一届海口市商会,当选为常务委员。1937年,当选“海口市商会”副主席。在临高县新盈港建立联络站,成立船务运输行。
  为了便于支持琼崖革命斗争,千方百计结交上层人物和军界首领,经常以商会名义和身份在酒店和舞厅进行宴请,广交各层次官员,买通高官,建立“兄弟”关系;将妻子从厦门接来海口居住,以帮手生意为名让两个孩子从上海、厦门赶来海口协助革命活动。
  1938年端阳节之日,陈济川在两个保镖的保护下,到了铜锣园(即现在解放东路)观看琼戏表演时,被人绑架,下落不明。
  广东进步人士,特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多方出动联系营救。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多次电话、电报海南岛的军方官员,责令救人,但因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经历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 (公元1927年)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