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东营市> 东营人物

时殿元

[公元1863年-1948年]

时殿元为[公元1863年-1948年]

  时殿元(1863—1948)东营市东营区时家村人。山东吕剧的主要创始人。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他虽然不识字,但记忆超人。1880年(光绪六年),山东琴书传入广北一带,民间艺人争相学唱。时殿元广采博取,学会许多曲牌和篇目,并不断吸收其它曲种的唱法,逐渐形成自然洒脱、幽默夸张、善于形象表演的艺术风格,有绰号“时鸭兰”之称。(“鸭兰儿”是一种叫声清脆婉转的小鸟)他唱法新颖,嗓音宏亮,表演感情真切,尤为农村妇女所喜爱,当地有“听到‘鸭兰儿’唱,饼子贴到门框上”的说法。1893年(光绪十九年),时殿元与其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同乐班”。初期活动于广饶、博兴、惠民一带,后至潍坊、淄博、胶东等地,有时赴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演出。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后,京剧、河北梆子等各种戏班不断增多,山东琴书的演出市场面临激烈竞争。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同乐班”在诸城赵村与一个京剧班唱“对台戏”惨遭失败。时殿元决心改造传统的山东琴书。他从京剧的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启发,与班内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商议,决定将角色少、道具简单的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装演出。1901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同乐班”在时家村首次化装上演。时殿元化装扮王小执鞭赶驴;崔心悦化装扮二姑娘,身缚驴形道具,做骑驴状。二人载歌载舞,表演生动活泼,令观众耳目一新,演出十分成功。此后,时殿元等又陆续将琴书《蓝瑞莲打水》《王汉喜借年》《洞宾戏牡丹》《朱买臣休妻》《白蛇传》《空棺记》等50多个剧目改为化装演出,并在内容、唱腔、表演、道具、伴奏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戏剧的特征更为明显。其它琴书艺人争相效仿,使化装扬琴演唱迅速发展。时殿元后为领班,广收艺徒,较有名气的弟子有时克远、李同庆等人。1948年秋,时殿元病逝于家乡。因时殿元首演《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又称化装扬琴为“驴戏”。化装扬琴突破山东琴书的窠臼,具备了戏曲的艺术特征,是吕剧的雏形。1952年,经山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王统照提议,化装扬琴正式定名吕剧。时殿元作为山东吕剧的主要创始人,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条目。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