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僧朗

[南北朝]

僧朗为[南北朝]

  僧朗(生卒年不详),一称大朗。山东人。他是南朝齐、梁间的僧人。
  僧朗在他的释家生涯中,因居住摄山,后人又称他为“摄山大师”。僧朗聪慧颖悟,点到即通,他从小就有志向。资性好学,刻苦勤奋,孜孜不倦,当时就有学名。南朝齐时,他入摄山栖霞寺,从当时的著名僧人法度受学,深得法度的器重,并把自己的一生所学传授给他。法度死后,众僧便拥戴他成了摄山栖霞寺的住持,直至圆寂。
  僧朗不仅资性好学,而且性情旷达,思力敏捷,对所接触到的佛学经义很快通晓,别人注意不到或不常见记载的经、律、论,他都能够讲说,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有声有色。对于《华严》、“三论”等佛家经典,他更是博通。他除常居摄山止观寺修道外,曾住钟山草堂寺修行,当时的隐士周顒,就从他学道。南朝梁天监十一年(512年),梁武帝萧衍派僧怀、智寂、僧论等10人赴摄山从僧朗学习“三论”之学,很得要领,因此,也使僧朗声名远震,颇有影响。据说,梁武帝本人原来学习《诚实论》之学,自从他派人向僧朗学道后,深受启发,便也改变初学,开始改学“三论”之学,向僧朗请教。
  僧朗为弘扬“三论”之学,教授了不少弟子,而且大多卓有成就。在僧朗的弟子中,僧论最为得法,他嗣承僧朗住止观寺,传“三论”之学,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三论”之学,在佛教教义中,是一种口传心授的口头学说。僧朗在对弟子的授业过程中,“玄旨所明,惟存中观”,他认为,方法倘若“自非心会析理,何能契此清言?”(《续高僧传》,下引同)。“三论”之学重在心会不在言教,这样,才能够达到“顿迹幽林,禅味相得”的理想境界。也就是说,重心会而不重言说,是僧朗“三论”之学的突出特点。隋吉藏《中论疏》认为《中论》为般若学的中心,其学说称“三论”之“新学”,僧朗最为擅长。
  在佛教中,有释教外别传心法之说。所谓心法,就是指弟子之间,在辨析佛教义理和讨论佛教中的其他问题时,在十分玄虚难以捉摸的某种动作或言语上,互相交流,互相融会,互相默契,互相吻合,就算作到了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说到底,心会也就是神会,很有些神秘主义的色彩。也就是说,老师和弟子心相同而不异,师心是佛心,弟子懂得师父,也就是懂得了佛,理会了佛家义理,于是,弟子之心便也是佛心了。据说,这一修持方法,是从佛祖那里而来,以后发展成为禅宗(打坐参禅)。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人都不懂得他的意图,其中,只有大迦叶破颜微笑,表示心领神会,不须言传,释迦牟尼便承认佛心传给了大迦叶。这种心法,到了唐朝,便发展成为禅宗一派,即在谈禅时,讲究机锋,可以任找一个题目,随便作一个答案,那怕是荒诞不稽,只要对答顺应,就算机锋敏锐。在禅宗看来,只要师心认可,便是合情合理的,便是学会了要言妙道。僧朗的“三论”之学,就是重心会不重言论,是禅宗一派的修持方法,其根源就是由佛祖释迦牟尼拈花心授传给大迦叶的“佛心”,并由此发展而来。
  僧朗的嗣承弟子有僧论,再传弟子为僧论之弟子法朗、慧布、智辩、慧勇,世称“诠门四哲”,以表现了衣钵的嗣承关系。
  关于僧朗的行迹,《高僧传》、《续高僧传》等,均有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