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市> 嘉善人物

张钟俊

[公元1915年-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钟俊为[公元1915年-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钟俊
  张钟俊(1915.9~1995.12),出生于浙江嘉善。自动控制学家。1980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张仲俊出生于浙江嘉善一个普通教员家庭。10岁时就读于嘉善第一小学。11岁他离开家乡赴嘉兴第二中学读初中,1928年转到杭州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后又到上海南洋中学读高中。幼年时代,张钟俊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他辗转多所学校,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矛。1930年9月,15岁的张钟俊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1934年7月,张钟俊从交通大学机电系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并获得中美文化教育基金的奖学金资助于1934年9月去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电工系攻读研究生课程。1937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1937年12月,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由于学业上的出类拔萃,1937年12月,张钟俊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个博土后副研究员留校工作。
  1938年日寇进攻华东,9月张钟俊接到家信,得知杭州沦陷国破家危,他心急如焚,即请假回国,取道香港,于10月到上海。他学成于海外,名声早已流传到国内。美国上海电力公司以高薪聘请,他毅然回绝了,决心要为祖国培养人才。张钟俊于1938年11月进川,担任武汉大学(当时已迁至乐山)电机系教授,时年24岁。不久校舍遭日机轰炸。张钟俊遂去重庆,任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
  1939年底,张钟俊与交通大学校友一起筹建交通大学重庆分校。1940年9月,分校成立,聘张钟俊为电机系教授、系主任。1942年2月学校在重庆九龙坡建成,成立重庆交通大学。为了培养电信方面高级人才,在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等单位资助下,学校委托张钟俊筹建电信研究所。1943年电信研究所成立,张钟俊任主任,研究所正式招收研究生,课程设置参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重庆交通大学与已改名为南洋大学的原交通大学汇合,迁回上海徐家汇原址,于1946年在上海恢复建立交通大学,张钟俊继续担任电信研究所主任。在电信研究所其间,张钟俊的研究主题是网络综合理论。后期转向伺服理论。1950年他应邀在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再次讲授该课程。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开始了我国的控制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1945年张钟俊回到上海后便兼任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技术室主任。1949年上海解放,1950年“二·六轰炸”后,张钟俊为恢复和发展上海的电力事业做出很多贡献。他主持了上海统一电压和频率工作最后电网合并工程;领导了上海第一条过黄浦江电缆的铺设工程;还针对轰炸后上海供电紧张的局面提出均匀负荷和节约用电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均为上海市政府采纳。
  1950年夏,张钟俊赴长春接洽电信研究所工作的移交事宜。事后他参观了东北三省的建设情形,尤其考察了东北三省的电力事业。当时东北的工业水平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这次考察使张钟俊对我国电力建设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1952年,根据高等教育部的指示精神,根据我国电力系统教育的现状,张钟俊决心翻译一批苏联教材,以提高教学水平。自1953年起,张钟俊翻译了《电力系统稳定》、《电力系统短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和《动力系统运行方式》,还编写了《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这些书给我国
  的电力系统教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系列教材,不但在当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且有的书至今仍被高校选作课本,影响深远。
  1956年,张钟俊出席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议,是电力组成员。张钟俊执笔起草电力系统的子规划,该规划对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电力建设起着指导作用。
  1956年,张钟俊及其助手完成论文“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经济分布问题”,首次给出补偿位置的选择及其配置容量的计算方法,这是我国最早涉及最优控制的论文之一,文中提出优化模型与以后最优控制的提法是吻合的。同年又发表了“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经济分布问题”,提出了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电力经济分布方程。文章中提出的优化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当时国内工程界是相当罕见的。
  1962年卡尔曼和布西提出了新的滤波设计的时候,张钟俊认识到新的理论已经脱颖而出了。1964年,张钟俊将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到陀螺角速度漂移的数学模型的辩识,在我国开创了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先例。1973年,张钟俊接受了潜航惯性导航课题,经过两年的努力,该课题完美地结题。设计中,他们再次应用卡尔滤波技术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导航精度。该项研究成果总结在论文“陀螺角速度漂移数学模型的辨识”中,论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张钟俊还把系统工程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1983年,上海交通大学接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期发展规划的咨询任务,张钟俊具体负责这项课题。1983年1月和1984年9月,张钟俊两次率课题组到新疆了解情况,搜集资料和汇报研究成果,他们以50万个统计数据为依据,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宏观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经济控制模型等三个数学模型,并完成了一个附属的特尔菲型专家咨询系统。
  80年代前后,根据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张钟俊提出了以大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微电脑应用为突破手段,形成分布式计算机控制和信息管理的“工业大系统”研究课题,他勾划了工业大系统的研究框架,论述了微电脑的基本控制作用,提出了计算机通讯、协调等一系列柔性生产新的研究方向。
  由于张钟俊在培养科学技术接班人方面的突出成就,1988年他主持的博士点被评为全国的重点。1989年,以他主持的博士点工作业绩而写成的材料“培养高质量博士,推动学科建设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0年上海交通大学为他执教50周年举行庆祝会,表彰张钟俊为培养学科建设接班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谦虚地说:“我能够为祖国建设做些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交大的教育给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