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人物

江干臣

[公元1906年-1982年]

江干臣为[公元1906年-1982年]

  江干臣(1906~1982),原名江涛,化名江瑞卿、汪赋诚,宣城县孙埠镇人,农民家庭出身。民国10 年(1921 年)入宣城县立第一小学,民国14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共产党员田道生、王子堂的影响,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思想日趋进步。
  民国16 年3 月,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师长戴岳、政治部主任萧劲光抵宣城。江干臣联络几位学生面见萧劲光,表达自己的报国热情,受到萧劲光的热情鼓励。在北伐军支持下,他参与组建了国民党(左派)宣城县党部,并担任组织部长兼农工部长。
  “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 篡夺了县党部,-严重,江干臣-到农村隐蔽。是年冬,他由田道生、祖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他们一起组建了宣城第一个党组织—— 中共宣城领导小组,不久改为中共宣城独立支部,他任组织委员。
  民国17 年1 月,宣城党组织遭到破坏。田、祖等负责人-撤离宣城。同年秋,组织安排江干臣赴安庆安徽大学预科班学习,因积极参与-,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而离开学校。民国19 年1 月赴上海找到祖晨,留在上海闸北区做 工作。是年秋,化名江瑞卿到安徽太和县张村师范任教,党内以豫皖边特委巡视员身份,协助当地开展革命活动。
  民国20 年春,中共安徽省委派江干臣回宣城工作。开始任共青团宣城县委书记,后任中共宣城县委书记。他的革命活动,使国民党当局极度恐慌,多次密令搜捕,因有群众的掩护,都能化险为夷。
  民国21 年冬,江干臣再次赴上海,在中共闸北区委担任交通兼做党的报刊和宣传资料发行工作。22 年初,在转移党的宣传材料时被捕,定为“政治犯”解至苏州监狱,转入吴江监狱,最后进苏州反省院。在狱中,他化名汪赋诚,积极参加-斗争,加入秘密组织卫生会,开展难友间的互济活动。民国25 年秋被营救出狱后返回宣城。此时宣城党组织已遭破坏,一时难以接上关系,便在家开设砻坊作掩护,等待时机。
  民国26 年抗日战争爆发,12 月宣城被日军侵占。民国27 年2 月,江干臣在孙家埠组织“七人七枪”抗日游击队,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国共合作以后,宣城县长胡钟吾邀请他出任沈村区区长。到任后他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积极筹备物资,慰劳抗日军队,使沈村区的抗日斗争蓬勃发展。
  民国27 年7 月,新四军军部进驻泾县云岭后,江干臣利用组织抗日武装之机,暗地输送青年去新四军教导队受训,后被国民党宣城县党部察觉,撤了他的区长职务。民国28 年2 月,他到云岭找到中共皖南特委,汇报了宣城的抗日形势以及自己的情况。特委充分肯定他的工作,要他返回孙家埠组建当地群众抗日组织,筹办一所小学,以作特委派人去工作的落脚点。同年4 月,皖南特委先后派罗白桦、孙宗溶、洪琪(女)到孙家埠开辟工作。由于他的安排,罗、孙以“动委会”干事、洪以小学教师的公开身份开展抗日工作。罗、孙、洪三人组成党的特别支部,江干臣利用他在当地的特殊身份,密切配合“特支”工作,使孙家埠及其周围乡村的群众抗日团体迅速建立起来,抗日活动日益高涨,革命形势发展很快。
  民国28 年10 月,江干臣由罗白桦、孙宗溶介绍,重新履行了入党手续。这时特别支部已改建成中共宣城地方工作委员会,江干臣任-委员。民国29 年10 月,江干臣奉命赴云岭皖南特委学习班学习。12 月,被派往巢(县)无(为)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在多处工作。尽管调动频繁,但每到一地都干得很出色。民国34 年初,他由皖南行署代理专员调任繁昌县长,为新四军北撤人员安全渡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民国35 年4 月,江干臣奉命赴华东局党校学习。7 月被派往山东渤海地区粮食局任科长,负责新区的粮食工作。民国37 年4 月,参加南下大队,并负责后勤工作。渡江战役前,他在巢无地区支前司令部,负责组织船队、训练民工、筹集粮草,为大军渡江做准备工作。
  芜湖解放后,江干臣随军接管芜湖,任军管会财经部长。民国38 年5 月,任皖南行署财政处处长。
  1952 年8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江干臣出任首届财政厅长。后相继任省财委第二办公室主任兼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财贸部副部长。1963 年10 月,赴中央党校学习。1964 年任全国农业展览馆党组书记兼馆长。1965 年他领导和筹办了全国第一届农业展览,形象地展示了建国以来全国农业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0”期间,江干臣受到冲击和-。林彪、--集团0后,他被调回安徽,任省财办顾问。虽退居二线,仍坚持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和指导《安徽经济植物志》编纂工作。
  江干臣严于律己,虽身居高位,仍以艰苦朴素为荣,其妻和三个儿子一直生活在农村,以务农为业。
经历历史事件: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相关院校:
安徽大学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孙一中 (1906~1932) 安徽省淮南寿县
彭晓林 (1906~1975) 安徽省合肥庐江县
刘一鸿 (1906~1943) 安徽省马鞍山雨山区
徐其虚 (1906~1929)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贺大增 (1906~197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陕西省榆林佳县
+ 更多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郭俊 (1951~1982)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
黄仁廷 (1911~198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霍山县
杨国夫 (1905~1982)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安徽省六安叶集区
沈兰村 (1910~1982) 安徽省池州青阳
张庆林 (1911~1982) 安徽省宿州萧县
沈恩久 (1933~1982) 安徽省阜阳阜南
+ 更多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