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俞德浚

[公元1908年-198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德浚为[公元1908年-198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德浚
  俞德浚(1908年2月1日—1986年7月14日),出生于北京。园艺学家、植物分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俞德浚出生于北京一个商人家庭,祖籍是浙江绍兴。曾祖父携全家由浙江绍兴迁居北京,是个封建大家庭,后来逐渐没落。俞德浚的父亲俞士荣是晚清秀才,以经商为主。母亲早逝,父亲对他管教甚严。俞德浚自幼刻苦读书,10岁之前接受私塾教育,1918年考入京师公立第22小学,1923年毕业;同年考入北平市立师范学校,读高中时在该校史地博物部受两位留日归国老师的影响,对生物学产生兴趣;1928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在大学期间,父亲逝世,家庭破落,俞德浚上学的费用发生困难,只得在一些中学兼课,获得报酬,维持学业。尽管如此,学习成绩还是非常优秀,深得老师胡先骕的赏识。1931年毕业后,俞德浚留校担任胡先骕的助教。同时,在胡先骕任所长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部做植物分类学研究工作。1932年,静生生物调查所接受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资助,合作进行四川植物采集工作,俞德浚被派任中国西部科学院植物部主任,具体负责与哈佛大学的合作任务,率队在四川西部进行了3年的调查采集工作,1934年返回北平。1935年,在《中国西部科学院特刊》创刊号发表了《四川省雷马峨屏调查记》一文,详细记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气候、植被和风土民情等。1937年,静生生物调查所又接受英国皇家植物园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委托,采集云南高山植物种子,俞德浚又接受任务赴云南考察采集,1939年完成任务。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沦陷,静生生物调查所迁往云南,与云南有关单位成立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39年至1947年,俞德浚任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起任副所长两年,并先后兼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和农学院讲师、副教授职务。此间,他开展了蔷薇科、兰科、秋海棠科、山茶科植物的研究,发表了《中国蔷薇科植物研究》、《中国兰科植物研究》、《中国西南各省秋海棠科名录》、《云南农林植物资源》、《云南经济植物概论》、《中国的植物资源》等论文。当时科学研究单位经费紧张,为维持生计,需要开拓生产性课题。他和秦仁昌、陈焕镛等在调查研究云南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引种了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烟草栽培品种,这项工作为发展云南烤烟生产提供了种质。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陈封怀先生推荐,俞德浚获英国皇家植物园的资助,于1947—1950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和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做客籍研究员。在那里他看到这两个植物园收集的5万种世界各国的植物中,很多种类来自中国西南部。中国的杜鹃、百合、樱草,以及众多的花卉、灌木都在英国土地上茁壮生长。在英期间,他积极吸收两个植物园在植物引种研究工作和栽培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根据资料和活植物整理编写了《中国西南各省秋海棠属植物名录》和《中国新秋海棠科植物》。1950年,他发表了《云南茶花及其园艺品种》一文,受到园艺界好评,还被吸收为国际茶花协会会员。
  1950年,俞德浚从英国回到祖国北京,时值静生生物调查所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俞德浚被聘为研究员。1953年,植物分类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他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和北京植物园的建园工作。
  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北京地区迫切需要建立一处既有美丽观景,又有科学内容的现代植物园。1954年,俞德浚和孙可群、吴应祥、黎盛臣、董保华等10位研究人员,上 书党中央、毛主席,建议建立北京植物园,报告很快得到批复。随即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农林局和首都园林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建园规划委员会,俞德浚任主任委员。他率领大家先后到紫竹院、圆明园、十三陵、小汤山、金山、大觉寺、温泉、香山等地,考察了当地的植被、土壤、水文、气象、地形、地貌,进行比较,并结合首都建设香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最后将园址选定在香山脚下卧佛寺,建立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使香山这个著名风景区增加了科学内容。俞德浚任北京植物园主任,建园期间,他常常住在北京植物园单身宿舍里,白天工作,早晚和同志们共同翻译出版了《苏联植物园》等图书资料。此间,俞德浚还编著出版了《植物园工作手册》,这是一本我国现代植物园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加快植物园的建设,北京植物园与国内外许多植物园建立了业务联系和种苗交换活动。邀请苏联科学院植物园专家来华考察,俞德浚陪访并派员到苏联学习。他参加各业务组,制订选题计划,制订建立展区规划。创办《植物引种驯化集刊》,报道全国各植物园建园经验和科研成果。出版了《中国植物园》大型画册。审查出版了《温室工作手册》等一批图书。为中国植物园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俞德浚坚持办园的原则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植物园,它的任务是侧重于科学研究工作,要适应工农业生产需要,提供各种植物的种质资源,要成为经济植物的引种基地。科研工作要注意发掘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重要的经济植物,通过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丰富栽培植物种类;通过引种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适应性等;植物园作为稀有、珍贵和濒危植物的转地保护基地,要重视当地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植物园的建设既要有科学内容,又要有园林艺术外貌。要重视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为中小学生认识自然提供便利,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热情;鼓励大学生到植物园教学实习,认识活的植物种质,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及时建立科研或生产课题做准备。要创造植物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温室、标本室、化验室及图书馆等。建设植物园和其他任何事业一样,人才是关键的因素。自建园之初,俞德浚就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青年科技人员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田间实验,他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必须过好栽培技术关。”在建园最初的10多年里,他坚持每年春秋两次,会同有关专题组的科研人员,带上定植图和植物名录,深入到植物园各试验地、温室,对全园3700多种、上万号植物进行全面检查,株株过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要求植物园的引种材料必须做到六有:一有引种年代、来源和编号及产地记录;二有正确的中文名和拉丁文学名;三有种植图和名牌;四有完整的物候记录;五有详细的生物学特性记载和分析资料;六有照片、种子标本、腊叶标本和栽培技术资料。尽管北京植物园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可以说是走过了创建、发展、破坏、重建、又发展的道路。几十年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在植物学研究、农林生产、普及科学知识、易地植物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大批成果。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中1966年之前已建立了园林植物展览区,其中包括了2600多平方米的展览温室,展出热带、亚热带植物,还有牡丹园、月季园、宿根花卉区和树木园等。经济植物展区包括中草药区、果树浆果区、油料、维生素植物区和芳香、淀粉植物区等。为了大力推动植物园事业的发展,俞德浚还发表了一些论著,除前已提及的之外,还有《世界各国植物园概况》、《中国的植物园》、《中国植物园三十年的成就》、《植物园在发展现代植物科学中应起的作用》、《美国的园林建设事业》、《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培育》、《引种驯化为农业增产服务》、《从栽培植物起源展望植物引种的前景》等。他还多次到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杭州植物园、桂林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海南植物园等处,参加各园的建园规划和园址选择等工作,共同探讨办好我国植物园的有关问题,为我国植物园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蔷薇科植物是包括124属3300余种的一个大科,中国是蔷薇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已定名的大约有51个属近1000种。俞德浚和他的学生陆玲娣、谷粹芝、李朝銮等用了20多年时间,对我国蔷薇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订正了蔷薇科植物的中文、拉丁文名称,整理和鉴定了全国近30万份植物标本,收集了大量的植物种子、苗木进行栽培,观察记载。从植物形态、演化和分类位置上,对蔷薇属、龙芽草属、地榆属、委陵菜属、苹果属、梨属、栒子木属等的分类系统做了详细探讨,先后发表了几十个新种。为编写《中国植物志》中蔷薇科专著,俞德浚赴野外考察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他认为,每一个地区的植被和经济植物资源情况,需要多次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点采集考察,才能摸清家底,掌握相对可靠的资料。例如,太行山区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山区之一,其原生植被多数地区不复存在,然而在1980年,俞德浚和他的学生李朝銮等在整理蔷薇科植物标本时,发现了一种开白色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分布在太行山南部的修武、林县境内海拔600—1500米山地,一般生长在阴坡疏林下或峭壁岩缝中,经过研究鉴定,确定为蔷薇科植物中的一个新属——太行花属。它是蔷薇科草本仙女木族原始二倍体植物,属古老的残遗种,在阐明蔷薇科某些类群的起源和演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后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尽管太行花的原始标本和野外记录都很详细,但俞德浚还是要亲自前往采集地点,进行详细的调查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而完成其分类位置和定名,将其写入《中国植物志》蔷薇科中。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还进行了太行花引种栽培试验,培育的苗木分送到全国8个植物园试种,作为地被和早春花卉得到推广利用。《中国植物志》36、37、38卷记述了已发现的中国全部蔷薇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学术价值,为开发利用这些植物奠定了基础。如许多园艺工作者通过《中国植物志》查找到了刺梨、金樱子、尖刺蔷薇、弯刺蔷薇、峨嵋蔷薇、伞房蔷薇、川滇蔷薇、华西蔷薇、扁刺蔷薇、大叶蔷薇等,应用于园林绿化、杂交育种和加工生产-保健饮料、果汁、汽酒、果酒等,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俞德浚十分重视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他在长期野外植物采集、鉴定研究中,发现我国果树种质资源要比已知的丰富得多。早在1954年,他就和果树专家沈隽等分别考察了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甘肃兰州等地的梨、杏品种资源;在北京郊区各县并在河北定县、昌黎、卢龙,以及山东胶东地区分别考察了苹果、海棠、梨、杏等品种资源;到江南考察了柑桔等热带果树。1966年,俞德浚完成了《中国果树分类学》专著,由于“文革”,直到1979年才出版。这是一部研究、开发利用我国果树资源的重要著作。荣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日本果树专家曾多次访问作者并函购此书。
  俞德浚在野生花卉资源考察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地处滇西的高黎贡山区有大量的茶花资源,红、白、粉色的茶花,似彤云、如彩霞,一树万花,处处红云缤纷的壮丽景色,深深吸引了他。他一边考察记载,一边收集资料,于20世纪50年代初写出的《云南茶花及其园艺品种》、《云南的茶花》、《云南山茶花图志》等著作受到国际花卉界的高度评价或全文转载。
  俞德浚一直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主任。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濒危物种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园艺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1978—1983年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78年起任《中国植物志》代主编、主编,出版《中国植物志》35册,其中许多册获中国科学院成果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1952年,俞德浚加入九三学社,并担任北京分社支委。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