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唐兰

[公元1901年-1979年]

唐兰为[公元1901年-1979年]

  唐兰(1901—1979年),浙江嘉兴人。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号立厂,又作立庵,曾用名唐佩兰、唐景兰,曾用笔名曾鸣。
  人物生平
  唐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浙江嘉兴市秀水兜。民国初年卒业于商业学校,曾学医、学诗词,复就学于无锡国学专修馆,遂发愤治小学,先研读《说文解字》,后渐及群经。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著《说文注》四卷,后渐致力于青铜器款识及甲骨文字研究,曾直接受教于罗振玉、王国维,并获称赞。
  30年代初,授课于东北大学,“九·一八”事变后至京,代顾颉刚先生讲《尚书》于燕京、北京两大学,后讲金文及古籍新证,又代董作宾先生讲甲骨文字,并应聘在师范、辅仁、清华、中国诸大学讲授古文字学及诗、书、三礼。
  1936年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日寇侵华,北平沦陷,辗转至昆明,入西南联合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后方研究条件很差,但先生授课之余仍坚持不懈进行学术研究,成果迭出。1940年任中文系教授,同时任西南联大中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抗日战争胜利,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先生继续担任北大教授,代理中文系主任。其40年代所著《中国文字学》一书,曾礼先生评价“是在掌握新资料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崭新的、理论更严密的、方法更科学的文字学体系的一部代表作品”。“他提出的文字学理论,对于使文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相分离,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同时对文字改革也付出了很大精力。
  1949年后,仍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1952年调入故宫博物院,曾先后任设计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列部主任、美术史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并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史学会理事、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唐兰先生是著名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终生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论著甚丰,对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代史学等诸多领域都造诣很深,且治学严谨,学术创见甚多,对所及领域均有很大贡献。先后发表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春秋战国是封建割据时代》、《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等在学术界举足轻重的论文50余篇,著述之多,罕与伦比。
  1953年至1972年,唐兰先生数次将收藏铜器等文物捐献故宫博物院。
  1959年起当选为第二、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1978年任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会理事,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月逝世。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