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烟台市> 蓬莱人物

葛庭燧

[公元1913年-200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庭燧为[公元1913年-200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庭燧(1913年5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山东蓬莱。金属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葛庭燧出生在山东蓬莱大葛家村。父亲葛启彬年轻时曾在北京一家面粉店当学徒,后回乡务农,并在村中开设一个小铺,经营日用品和杂货。母亲王氏勤俭持家。
  葛庭燧在本村读小学时,年少聪慧,勤学苦读,并帮助家人干农活。他在蓬莱县城内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读完初中后,于1927年到北平求学,先后就读于京师大学堂理预科、北京师范大学理预科。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此期间,依靠勤工俭学、翻译书籍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1933年因患肺病休学两年。1937年大学毕业后,一方面养病,另一方面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担任科学书籍的翻译工作。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当研究生,并任助教。1940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为《钠的吸收光谱的研究》。后应西南联合大学吴有训、叶企孙教授的邀请,赴昆明任该校物理系教员。
  葛庭燧主要从事固体内耗和光谱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固体内耗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1941年8月,葛庭燧由昆明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研究院学习,攻读博士学位。1943年完成了关于光谱学(紫外不可见光源)的博士论文。而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参加美国研制 的有关工作,对铀及其化合物进行光谱化学分析,并在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进行关于远程雷达发射-接收两用气体放电开关的研究工作,由此获得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奖状和奖章以及一项专利。1945—1949年,他参加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进行金属弛豫谱(内耗)和金属力学性质的基础研究,先后任讲师级和副教授级的研究员。这一时期是他在科研上取得奠基性和开拓性成就的时期。在四年中,他发表18篇研究论文。主要是创制了用于低频内耗测量的扭摆,证明了金属晶粒间界的黏滞性质,提出了晶粒间界的黏滞滑动模型,并且发现了表现反常振幅效应的反常内耗现象,突破了经典内耗理论的框架。
  1949年11月,葛庭燧冲破重重阻挠离开美国,经香港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负责建立金属物理研究室。不久,又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他还曾任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宣传处副处长,并当选为“全国科联”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负责同“留美科协”的联络工作。
  1952年他奉命调往我国重工业城市沈阳参加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工作,并任该所副所长。他主动把他的科研项目与鞍山钢铁厂及抚顺钢铁厂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并经常与青年人一起下厂矿。1956年,以《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力学性质的研究》等11篇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78年,“金属强度的物理原理”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
  1979年春天,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合肥分院。1980年7月,葛庭燧奉调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参加合肥科研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建设工作,并出任中科院合肥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在这个时期,他领导青年科研人员努力拼搏,艰苦创业,不但使实验室初具规模,而且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82年,他与张进修、王中光等一起以《位错内耗与范性形变机理研究》等34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8月,中国科学院批准由葛庭燧任主任的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研究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1986年,这个研究集体以《晶粒间界内耗研究的新进展》等13篇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葛庭燧在1947年发现的晶粒间界内耗峰,于1976年被国际文献正式命名为“葛峰”。在80年代,葛庭燧与中青年科技人员一起,对晶界“葛峰”又进行了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澄清了意大利和法国科学家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葛峰”来源的争议,肯定了“葛峰”是由于晶粒间界的变化过程所引起的论断,并且在“葛峰”附近发现了两个新的内耗峰,一个出现在较“葛峰”温度略高的温度区域,是由于单晶体经过扭转形变所引起的,另一个出现在较“葛峰”温度略低的温度区域,是由于试样中含有竹节晶界所引起的。这就证明了有人认为“葛峰”也在单晶0现是由于他们所用的单晶试样经过了扭转加工或者是含有竹节晶界的缘故。80年代后期,葛庭燧根据“葛峰”和竹节晶界峰的张豫强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并最后变为零这一结果,又把晶界内耗峰的研究成果与晶界的重合点阵模型及结构单元模型联系起来,这是晶界内耗研究与晶界原子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创举。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固体物理研究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上,葛庭燧荣获了这一科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励——内耗与超声衰减国际奖,以表彰他近半个世纪在这个领域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在仪器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1995年,他又荣获美国TMS学会颁发的梅尔奖。这是亚洲科学家首次获得此殊荣。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葛老信奉的格言和行动准则,也是他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把握的标准之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使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不久的1982年,首批15位朝气蓬勃的青年成为该所的研究生。葛庭燧亲自培养出近3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群根植于固体物理研究所的青年学者在国内外都做出了一批令人称赞的科研成果,先后8次获国际科技大奖。
  作为为人师表的导师,葛庭燧不仅带出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同时在学风、人品、道德修养方面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他注意引导和鼓励青年在祖国的大地上,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做出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增光添彩。“要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只有通过中国人自己的不懈奋斗,才能真正赢得世界同行的尊敬”。葛庭燧常常这样深情地告诉青年们:“要想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国际水平的成果和人才。”
  葛庭燧还担任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日本金属学会名誉会员,法国里昂法中学院通讯院士,《凝聚态物理学丛书》主编,《材料力学》(MechanicsofMaterials)编委等职。
  葛庭燧是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
  “辛勤白发人,事业永年轻。八十而后知不足,学无止境。为振兴中华勇攀高峰拼搏,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人间正道是沧桑,凯旋辉煌得后生!”这是葛老写的一首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拼搏精神和殷切的希望。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黄秉维 (1913~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雷天觉 (1913~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李竞雄 (1913~199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李国豪 (1913~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卢衍豪 (1913~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 更多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
傅承义 (1909~2000)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高济宇 (1902~2000) 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化学家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
黄秉维 (1913~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陈耀祖 (1927~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陈芳允 (1916~2000) 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 浙江省台州黄岩
李文采 (1906~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省湘西州永顺
+ 更多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