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临沂市>

王鼎钧

王鼎钧为

  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原临沂市苍山县)人,一生阅历丰富,文思不俗,勤奋不懈。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王鼎钧曾用名方以直,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军,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
  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品红豆诗人的诗》,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梁”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在台湾总发行量60万册。他淡泊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风格多样,题材丰富。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由于对日抗战,王鼎钧少年时代就和家人分离,八年抗战,他有四年多时间在日本占领区生活,打过游击;抗战军兴,1942年夏去大后方投入李仙洲将军创办之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抗战末期初中毕业即辍学从军,随国民党军队宪兵团经南京、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1949年到台湾。
  王鼎钧一生受两个人影响最大,幼年受沈从文作品影响,立志写作;后来受夏丏尊影响,立志帮助文学青年。
  王鼎钧4岁开始写诗,16岁尝试评论《聊斋志异》,19岁在陕西安康日报发表第一篇作品《评红豆村人的诗》。
  1949年王鼎钧来到台北,考入张道藩创办之小说创作组,受王梦鸥、赵友培、李辰冬诸先生- ,奠定基础,终身自学不息,力行不懈。
  1950年代初期,王鼎钧进入中国广播公司做剪报、贴资料的工作。有一天,编撰组一位撰稿人员临时请假,主管就叫他临时写了一篇广播稿,结果比原来那位老手写得还好,于是就把他调去专门写稿。在中广公司,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广播公司编审组长、节目制作组长、专门委员等职务,写了许多广播剧本;后来又进入中国电视公司做编审组长,并且参与电视剧写作。
  王鼎钧在50年代初期,先后主编过《台北扫荡报》副刊、《台北公论报》副刊、《征信新闻报》副刊、《中国语文月刊》等;亦曾为正中书局编审,并且做过台北三大文艺基金会评审委员。
  1953年至1954年间,在台湾“文艺协会”主办之“小说研究班”,从事小说创作之研究,并开始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工作。
  1963年至1966年间,王鼎钧还担任《中国时报》的主笔和《人间》副刊主编,也曾担任过幼狮公司期刊部的总。
  在工作的同时,王鼎钧从来没有停下写作的笔,他用本名和“方以直”的笔名,在台湾各报纸副刊写了杂文专栏,并从事舞台剧和小说创作,同时也撰写过许多探讨小说技巧的理论文章。先后在中国文化学院、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讲授新闻报导写作及广播电视节目写作,亦为各种文艺营、写作研习会上担任讲座,对创作风气、欣赏水准影响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