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武汉市> 蔡甸人物

刘后利

[公元1916年-2011年]

刘后利为[公元1916年-2011年]

  刘后利(1916—2011),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湖北蔡甸人,我国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奠基人。他创建了中国油菜分类系统,在中国首次提出油菜生产以甘蓝型为主的思想,主持和参与育成了10多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在全国率先倡导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创造性地开展了黄籽甘蓝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黄籽品种,为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负笈西洋一颗丹心学成归国
  1916年1月8日,刘后利出生于湖北汉阳县蔡甸镇柏林庄农村。刘后利小学毕业后考入日本人办的私立国文中学。刚读完二年级,"九?一八"事件爆发。他愤然和同学们一起退学,转入省立汉阳十二中学。那时刘后利在语文课写了一篇长诗“农民泪”,老师甚为感动说:“不是农民的孩子,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该文在全班传阅。
  刘后利幼年在农村长大,并长期随母亲下田劳动。年幼的刘后利立志学农,也从未动摇,“为了振兴祖国农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中毕业后,1935年7月刘后利被武汉大学生物系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同时录取,但刘后利毅然放弃武大转而去南京学农。
  1935年刘后利到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作物生产和遗传育种。中央大学农学院拥有不少名师,如冯泽芳、金善宝,不仅是国内知名教授,更是蜚声国际学坛的专家。在他们的熏陶下,加之刘先生的勤奋,所以后来在学术上的成就自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受当时教授遗传学的周承钥教授的影响,刘先生对遗传学下了一番功夫,这也为其以后在作物育种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大学二年级暑期生产实习期间,在昆山农场,刘先生每天从初级试验一直做到高级试验,从株行圃到品种试验圃逐一进行查看并记载,头顶烈日、脚踏泥水,在场内挂藏室中对每一份材料的形态特性逐一观察。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而他却乐此不疲。这个充实而快乐的暑期过后,刘教授由一个初入门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水稻研究工作中的熟手。
  大学毕业后,刘后利留在农艺系参加筹办农业经济组。1943年刘后利参加教育部首届举办的赴美自费留学考试,以农学类第一名录取。进入伊利诺大学研究生院一年之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刻苦上进的他打算进一步深造自己,但是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除了英文他还要掌握其他两国外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这就要求他要在一年半时间内通过法语、德语考试。刘先生顶住了压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三年时间获得两个学位,如此成绩当时同行的中国留学生中首屈一指的。在伊利诺大学的三年期间,刘先生在美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C.M.Woodworth的亲自指导下掌握了大豆育种的田间布置程序及田间观察的试验方法,以及室内考种与分析方法的全部过程,这使得刘先生除水稻外,又在第二个重要作物的育种工作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留学期间,刘先生以农学系为主系,植物系为副系,还在数学系选了统计学原理,广泛选课,成绩也相当不错。
  1946年6月,刘后利完成硕士学位,1948年2月完成博士学位。而以3年的学费(从1945年2月起到1948年2月为止)读完三年两个学位,在同行的中国学生中当时是没有的。
  完成学业,刘后利抑制不住对祖国的思念,他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谢绝了朋友的挽留,偕夫人帅崇德女士,携带三年来收集到的大批文献资料,毅然回到了祖国。
  治学勤、恒,终成油菜研究泰斗
  受回武汉老家的乡土情绪的影响,刘后利决定去武汉大学。到武大农学院后刘先生开始教授专业基础课,同时还兼任农艺系副主任职务。1952年院系调整,他转到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任教。
  新中国建立后,周总理指示在长江中下游发展油菜,以解决南方人的吃油难。当时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低、营养不良,欧美人是从动物产品来充实营养,而从中国实际国情来看应发展植物油类,不仅能达到改善国人营养的作用,还可以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大量种植,同时为这里的农民增加一笔收入。这些情况,引起了刘后利的深思。
  读大学时,刘后利研究的是水稻;之后遇到抗战,研究方向变成了棉花;国外学习归来,他在山东大学研究大豆。现在,国家的需要就是命令,就是号角!考虑到这些情况,刘先生决定独辟蹊径从事油菜研究,他把自己的想法与一些朋友和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并得到支持与赞许。1953年,他改为从事油菜研究,为国家开辟了一个“小作物”(油菜)崭新的研究工作。
  当时我国油菜生产水平很低,育种工作及相应的遗传研究都还是空白。刘后利凭着自己广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作物遗传育种的实践知识,面向生产;深入实际,很快对我国油菜生产和科研的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针对当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我国油菜育种奠定了正确的技术路线。
  我国的油菜种类十分丰富,但过去的分类很混乱。1956年,在农业部于四川召开的油菜试验研究座谈会上,刘后利提出了一个分类体系。即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将芸薹属植物中称为油菜的近缘植物和栽培种,分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型。在各个类型内又包括若干个种。这种分类体系既符合我国油菜分类的历史传统和芸薹属植物分类学的系统,又能反映油菜的地理起源和分布,也便于开展不同类型油菜的品种改良和栽培研究。这种分类系统已为我国学者普遍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南方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栽培的地方品种都是低产的白菜型油菜。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刘后利在196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油菜育种应以甘蓝型为重点,用高产的甘蓝型逐步取代低产的白菜型的观点。这一观点受到了全国有关人士的赞同。从此,长江流域各省很快育成了一大批甘蓝型油菜的早、中熟品种,对提高我国油菜主产区的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刘后利根据油菜繁殖特点,建立了我国油菜育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类是以异花授粉占优势、自交不亲和性强的基本种;另一类是以自花授粉为主、自交亲和性强的复合种。第一类按异花授粉作物的特点进行育种,第二类按自花授粉作物的特点进行育种。育种体系明确之后,我国育种步伐大为加快,各地在甘蓝型油菜上采用单株系统选择法育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国过去从日本引进的甘蓝型油菜,产量虽然较高,但生育期偏长。随着甘蓝型油菜的迅速推广,培育早熟品种以适应新的耕作栽培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自1960年开始,刘后利便利用我国丰富的白菜型油菜资源,系统开展了甘、白杂交。由于将白菜型油菜的早熟性状转入甘蓝型油菜,先后育成了甘蓝型早熟和中熟高产品种“华油3号、6号、9号”和“华油11、12、13”。同时利用品种间杂交育成了“华油8号、14和16”等高产的甘蓝型早、中熟品种。这些品种在鄂、湘、赣、皖、苏、豫、陕等省累计推广100多万亩。其中“华油8号”曾经是湖北省的当家品种之一,在江西的上饶、九江以及江苏的吴县等地大面积推广,都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在油菜中,黄籽品种以其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等优点而受到各国育种家的重视。1975年,刘后利在国内首先发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自那时起,他着重对这一类型品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除了指导研究生对黄籽油菜的种皮结构、色泽的分类和遗传规律等开展研究外,还亲自主持黄籽高油育种工作。在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中,种皮色泽的不稳定性是一大难关。世界各国迄今还未能得到稳定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因而不少研究者放弃了这项工作。刘后利根据高油材料并非都是纯黄的,不完全黄籽中也有高含油量基因型的事实,提出了以提高含油量为主,逐步提高黄籽频率的育种策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育成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黄籽品种——“华黄1号”。该品种含油量比普通黑籽品种高5%以上,出油率也显着高于其它黑籽品种,已在各地推广40多万亩。与此同时,他组织力量对黄籽的不稳定性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1987年他所主持的“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油菜的品质育种起步较晚,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为了推动这一工作,刘后利曾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大声疾呼,要重视油菜的品质育种工作。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他担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单、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的专家组组长和顾问,对整个攻关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先后出访波兰、原联邦德国和加拿大,详细考察了这些国家油菜品质育种情况,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征集了一批国内品质育种所急需的低芥酸、低硫甙等品种资源,同时邀请国外从事品质育种和品质分析的专家来我国讲学。在开展品质育种工作中,他组织育种家和化学家紧密配合,一道攻克技术难关。当时我国在油菜育种的理论研究方面十分薄弱,他相继指导十多名研究生有计划地开展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育种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在他的主持下,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攻关小组育成了双低新品种“华双1号”,1985—1990年累计推广了50.余万亩。
  除常规育种工作外,刘后利对油菜的起源、进化、自交退化及其防止等与育种密切有关的问题,也进行了很有成效的研究。此外他还积极支持和领导了油菜0优势的利用研究。几十年来,他以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为发展我国油菜科研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我国油菜科技界受人敬重的著名专家。
  刘后利素以实事求是的实干家着称,他的口头禅是“科学家要讲科学”。对于那些浮夸、不切实际的赶时髦现象,他坚决 。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充分认识农业科学实践性强的特点,重视实际动手的基本功。几十年来他坚持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在油菜播种、杂交、选株以及田间取样观察等实践环节中,都亲自给学生和助手作示范。为了发展我国油菜的科研和生产,他在油菜试验田里、实验室内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节假日。就是在“文革”中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还把培养皿搬到“五.七”学习班,一有机会就进行研究工作。年过古稀之后,每年播种、收获时都仍然和年轻人一起亲自动手。为了促进我国边远地区油菜生产和科研工作,他不顾年迈体弱,先后多次去青海、新疆、甘肃和陕西等地考察,作学术报告,进行具体指导。
  多少年来,刘后利很少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他工作起来,常常是忘记了时间。白天他要到实验田和实验室工作,要为学生上课,还要参加各种会议;晚上,万家灯火时,他和研究生商讨课题,和同志们讨论工作;万籁俱寂后,他还在灯光下伏案疾书,为他人修改稿子或整理自己的专着。他对于每一个向他求教的人,都热情相待,有问必答。经他修改的论文不计其数。对每一篇文章他都字斟句酌,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整段整段地改写。1988年他住院做手术,伤口尚未痊愈,就躺在病床上和同志们谈工作,为研究生修改论文。看到他那吃力而又专注的神态,致使探望他的同志深为感动。
  但是在名利面前,刘后利从不伸手。他一直支持和指导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0优势利用研究工作。而当有关的研究报奖时,他却一再将自己的名字划掉。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他总优先安排年轻的老师而不考虑自己。这些都表现了一个优秀科学家的高尚风格。
  党和人民高度评价刘后利为我国农业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多次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湖北省科协主编的《湖北科技精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农学家传》都将刘后利的业绩收录在内。刘后利总是把人民给他的荣誉作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向着新的高峰攀登!
  桃李成蹊,学子遍布学界栋梁
  刘后利这个名字,对大众来说相对陌生,在国际油菜界却是泰斗级人物,被誉为“中国油菜研究第一人”。享誉国际的著名油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著名水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都是他的学生。
  傅廷栋院士时常敬仰地提到自己这位老师:“我只是十字花科(油菜属于十字花科)的‘副(傅)科长’,‘科长’是刘后利教授。”
  听到记者谈起自己被称作十字花科“科长”的事,刘后利笑着说:“哪里,这是他们开玩笑的。”
  刘后利既教书又育人。他把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分为六个阶段,按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一是入学前后,主要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农业的远大理想,坚定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信念;二是开拓学习到制订研究计划。主要是正确处理各学习科目之间的关系,克服偏爱某一科目和选课只求学分不求效果等偏向,并在选课上给予指导;三是从制订研究计划到提出开题报告。注意通过计划制订培养学生怎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突破点,如何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逐步形成科研设想。这是一次高难度的科学思维活动过程,必须切实加强指导;四是开展专题研究。不仅要帮助克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求实的态度与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五是写作论文和参加论文答辩。通过帮助研究生整理数据和进行论文写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六是毕业分配,说服学生正确对待分配问题并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刘后利就是这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地做好每一个研究生的思想工作。
  刘后利自1962年起培养研究生。他是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的导师,也是全国农业院校培养研究生较多的导师之一。在5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把培养品学兼优的多层次的专门人才放在首位,特别是为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84到1987年,他连续4次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1985年被农业部授予“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1989年秋获得湖北省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0年1月获得国家教委首届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同年5月又荣获农业部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开始走上正轨。但是当时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面临着缺乏师资、教材,没有正规的培养方案,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等种种困难。1980年,校方决定由刘后利负责重新筹建这个专业。他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本科生的专业设置,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创造条件,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他对本科生的专业培养提出:一是在一二年级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注意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研究工作能力;四是指导学生写好毕业论文,使学生受到严格治学的熏陶和科研写作能力的训练。这些意见得到同行专家的赞同,并在全国修改制定植物遗传育种专业的培养方案时被采纳。
  刘后利把建设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视为建设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核心。他特别注意从硕士生、博士生中选拔学术带头人。1986年在农业部研究生教育评估总结中,他提出建设学术梯队的五个条件:一是要有名副其实的学术带头人,要求业务造诣较深、组织能力较强和思想品德优良。二是“有老、中、青结合,有关专业配合较好的5人以上的研究集体。三是能开出若干高质量的专业课程和开设新课的能力。四是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在工作中作出显着成绩。五是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在他和同事们苦心耕耘下,华中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学科、学历、职务、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集体;是国内同类专业中力量比较雄厚的一支队伍。
  几十年过去了,刘老仍对自己科研和教学生涯中的许多片断记忆犹新。
  他至今记得1972年春天的那个早晨。空气中带着早春的湿润,金黄色的油菜地里,傅廷栋指着几棵光秃秃的雌蕊植株,惊喜地喊道:“刘老师,您看。”就在这一天,他的学生傅廷栋首次发现了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从此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油菜育种实践。青年张启发出国前夕,刘后利向这名得意弟子传授着留学的种种注意事项,并争取他回国。后来,张启发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匠,他的绿色超级水稻引领了我国水稻的第三次革命。直到现在,该校不少老师说起自己心中的榜样时,都会提起刘后利教授:“刘老师70岁时还戴着草帽,扛着锄头下地,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更令人惊叹和钦佩的是,刘老85岁才离开工作岗位。此前,他一直在给学生上课,还关心着西部的种质资源建设,并为此专门写了论文。
  刘后利的学生,遍布我国油菜领域的各个角落。华中农大油菜育种专家孟金陵,是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
  我国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奠基人,华中农业大学刘后利教授刘后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二零一一年二月十五日十六时四十五分在武昌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江育仁 (1916~2003) 中医儿科专家 江苏省苏州常熟
郑玲才 (1916~2005)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
萧全夫 (1916~2005)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刘培桐 (1916~1994) 著名环境学家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刘隽湘 (1916~1999) 生物制品学家 北京市
+ 更多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1年)去世的名人:
钱贻简 (1925~2011) 浙江省嘉兴
芶清泉 (1917~2011)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钟品仁 (1919~2011) 上海市
周师庸 (1927~2011) 著名煤化工专家 浙江省宁波
张仁豫 (1923~2011) 浙江省绍兴
杨诗兴 (1911~2011) 湖北省武汉
+ 更多公元201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