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介绍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介绍

张全义 [五代十国][公元851年-926年]

  • 张全义(851年—926年),字国维,初名张言,赐名全义,后梁太祖曾改其名为宗奭,唐庄宗复为全义。濮州临濮(今河南范县)人,出身贫穷,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后长期为河南尹,对唐末五代洛阳城市恢复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 张全义少年时因不堪官吏的侮辱,离家加入黄巢起义军,屡建功勋,遂为农民政权大齐的吏...[详细]

药元福 [五代十国][公元883年-960年]

  • 药元福,名、号不详,以字元福传世。五代太原晋阳人氏,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卒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一生经历唐末至宋初的整个“五代”的混战时期。 五代历朝,四代源出军国重镇太原,每位创业之帝均有在太原生存、发展、拼搏、征战的经历,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无一例外。生于太原、...[详细]

王朴 [五代十国][公元906年-959年,五代后汉、后周大臣]

  • 王朴(906年—959年4月13日 ),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五代后汉、后周大臣。 幼颖悟,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擢进士第,拜秘书郎,依附枢密使杨邠。其后见政局日乱,便审势东归,避乱免难。广顺元年(951年),担任柴荣节度掌书记。柴荣即位后,王朴献《平边策》,并规划开...[详细]

水丘昭券 [五代十国][?-947年]

  • 水丘昭券(?—947),五代临安人。为人厚道,知书达理。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婆、母两代出自水丘氏家族。在忠献王钱佐时任内衙都监使。后晋开运三年(946),南唐将领李景率军攻福州,闽中大乱,闽将李达来吴越国求救。吴越诸将欲以路远难相拒,水丘昭券则从长远利益考虑,力劝钱佐发兵相救。后由水丘昭券掌管用兵事...[详细]

桑维翰 [五代十国][公元898年-946年]

  • 桑维翰(898年—946年),字国侨,洛阳人。善谋略,后唐末期佐石敬瑭依附契丹,灭后唐而建立后晋,遂为宰相。此后,他一直主张与契丹和好,以稳定局势。 桑维翰自幼聪明,善辞赋,但长相丑陋,身短面长。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及第,被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征为掌书记。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被调为天平节度使,...[详细]

陆蟾 [五代十国][?-986年]

  • 陆蟾五代时藤州镡津人,生年月不详。隐于湖南攸县东四十里司空山,常游于楚越间。与诗人廖融、任鹄、王正己、王元(桂林人)等来往密切,诗多警句。宋僧契嵩评其“颇知王霸大略,以诗高出流辈,负道守节,不为阿世苟合,而常幅巾布衣,好乘高节,所至闭户自处,不肯与常人交接”。《五代诗话》载其“寓居攸县司空山,好...[详细]

高从诲 [五代十国][公元891年-948年,五代十国南平国第二任君主]

  • 高从诲(891年—948年),字遵圣 ,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二任君主。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天成三年(929年),高季兴去世,高从诲继位。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谥号文献王,其子高保融继位。  ...[详细]

林勋 [五代十国]

  • 林勋桂岭人。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建炎初向朝廷献《本政书》13篇,阐述生产力不发展,农民不讲精耕细作,社会上失业者多,导致国弱民贫的问题,并指出,要借鉴古时的井田制,继承以农为本,扶农、奖农,以达国富民强之目的。朝廷立予采纳并提升林勋为桂州节度掌书记。 此时,又上《比较篇》2篇,力陈广西应...[详细]

韩通 [五代十国][?-960年]

  • 韩通,名、号史无载,五代太原人。生年不详,卒于后周显德七年(960)。因其性刚烈、鲜于言表,燥时瞠目瞪眼,绰号“韩瞠目”。 史称,韩通少有膂力,年方20岁即应募投军,因身强力壮、勇于陷阵而闻名,并因之而补任骑军队长。 后晋开运三年(946),契丹大军南侵,饮马黄河,兵临晋都开封。后晋出帝...[详细]

戴偃 [五代十国]

  • 戴偃(生卒年不详),自号玄黄子,五代十国湘阴县人。以善诗,尤善写讽刺诗。楚王马希范生活奢靡,建天策府,门窗及栏杆皆饰以金玉,地面夏铺凉席,冬铺木棉;建筑九龙殿,殿中刻制八条龙,另一条缺,以比拟自己。戴偃著《渔父诗》百篇以献,其中有讽句云:“莫把咽喉吞世界,盖因奢侈致危亡。”“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详细]

陈长官 [五代十国]

  • 陈长官(生卒年未详),名无考,五代时宁海县令。时吴越王钱镠赋税累增,官吏重敛以阿谀上司,独他体恤民情,力加抗争,自称“可使一身被杀戮,毋令百姓苦万世”,上 书言宁海依山带海,土瘠收薄,难以加税。钱镠怒,逮入狱。他在狱中题诗:“要使茧丝殚地力,愿将骨肉伴枷头。”后被杀,而宁海赋税未加。百姓感其恩,...[详细]

邹勇夫 [五代十国]

  • 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年轻时,即知兵书、善骑射。唐僖宗时,全国各地藩镇割据、混战,农民纷纷起义,他参加了以王绪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为军校,并随之南下,于唐光启元年(885)入闽。后因王绪残暴,尽诛雄才人物,勇夫遂即推崇王潮、王审知兄弟,在擒囚王绪、拥立王潮、取泉州、入福州和统...[详细]

折嗣伦 [五代十国][公元855年-?]

  • 折嗣伦 号太山公,生于855年左右。晋王李克用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帐下,凡力所不能制者,屡命统之。而能辑睦招聚,横悍西北二族,封上柱国。其青壮年时代正值宣、僖、昭帝的腐败统治,唐朝政权在农民起义的不断打击下,风雨飘摇,终至灭亡这一时期,折嗣伦继踵乃父,掌握实力,利用天下大乱的形势,夺得麟、府统...[详细]

赵莹 [五代十国]

  • 赵莹(生卒年不详),字玄辉,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风仪秀美,举止大方,为人敦厚。早年为梁将康延孝从事。石敬瑭任保义军节度使,用赵莹为书记。此后,每当石敬瑭移镇,赵莹必然跟随。石将要在太原起兵,召各将吏议论,诸将皆赞同,唯赵莹怕事,劝石不要反叛。石虽不用其言,但内心却甚爱之。天福元年(936)后...[详细]

张承业 [五代十国][公元847年-923年]

  • 张承业(847~923年),字继元,(今陕西大荔县)人,本姓康,幼为宦者,内常侍张泰养子。唐末,昭宗为节度使李茂贞所逼,欲奔太原依附李克用,先派他去向李克用说明意图,因授他为河东监军。及昭宗被杀,他附于李克用。 天祐末,晋王李克用病重,召承业托孤,委他辅佐子李存勖。存勖出兵潞州与后梁作战十...[详细]

高保勖 [五代十国][公元924年-962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君主]

  • 高保勖(924年—962年12月19日),亦作高保勗,字省躬,文献王高从诲第十子 ,贞懿王高保融同母弟 ,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君主,960年9月20日―962年12月19日在位。 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继位。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勖因病...[详细]

尹玉羽 [五代十国]

  • 尹玉羽(生卒年不详),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唐昭宗天复年间,他以文才过人而闻名。但常年多病,身体消瘦,后来隐居,生计窘迫,住茅屋,穿草鞋。 后梁末帝贞明年间,刘部镇守长安,任尹玉羽为保大军节度判官,历雍(今西安市)、汴(今河南省开封市)、滑(今河南省)、兖(今山东省滋阳县)从事。经他建议把...[详细]

姚顗 [五代十国][公元865年-940年]

  • 姚顗(865~940年),字伯真,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好学上进,仁恕敦厚,终无喜怒,长相蠢笨,不修边幅。所以,不为人们重视。唯独兵部侍郎司空图见了,认为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他为妻。 姚顗在唐朝末年考中进士。后梁贞明年间任校书郎、登封令、右补阙、礼部员外郎,召入翰林为学士、中书舍人。后唐庄...[详细]

延寿 [五代十国][公元912年-983年]

  • 延寿(912—983),俗姓王,字仲玄,五代钱塘(今杭州)人。年幼时就颂《法华经》。28岁时任嘉兴华亭镇将,因用公款买下一船鲜鱼放生而被免职,遂剃发为僧,舍妻出家,投四明翠岩禅师门下。后又前往天台山学佛,被法眼宗第二祖德韶大师收为门徒,成为他的传法弟子。后周广顺三年(953),去明州(今宁波)雪...[详细]

杨文逸 [五代十国][公元914年-978年]

  • 杨文逸后梁乾化四年(914年)生,字慕贤。浦城人。祖郜,仕闽为本部义军指挥使。父弼为义军讨击副使,皆以武功称著。文逸雅好学问,十余岁,以世父澄为浦城令荫,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以丁父忧归,见闽乱,遂不仕。闽亡,入南唐,授右千牛胄曹参军,知建州仓事,加本卫骑曹参军,调南丰薄,升为玉山令,以治闻,加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