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欧阳纯武 [公元1874年-1944年]

  • 欧阳纯武(1874—1944年),苗族,清末秀才,两水苗族乡社水村人。欧出身贫苦,无力进学,全凭天资和孜孜不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自学成才。他精文学、通医理,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尤深,他以柳、颜字体为基础,自成一格。清末及民国时期,五排地区的私塾教师及一些有识之士,多为其门下。他为人正直,医德高尚...[详细]

莫天瑞 [公元1874年-1950年]

  • 莫天瑞(1874—1950),号叠教,三皇乡古城村人。少年时读了几年私塾。他识不得几个字,却很能背古书,只要是先生教过的文章,他全能背出。 他的舅父黎天柱,在峨眉山为僧数十年,精通武术、气功和伤科医术,后传于莫天瑞的母亲。莫自幼跟母亲习医学武,又得湖南籍草医林发通、粟发旺传给水法,精通骨伤科...[详细]

马恕 [公元1874年-1957年]

  • 马恕(1874-1957),字敬堂,原籍东乡,清代迁居和政龙泉,世代务农。光绪时入邑庠,因学业优异,多次受奖,为知州杨增新器重。后因家境贫寒,归乡设帐授课。民国初年由同窗张质生(时任宁夏护军使署幕府)推荐,到宁夏马鸿宾部掌理文案。随军10余年,深得马鸿宾敬重,后力请归乡。民国二十年(1931)冬...[详细]

陆祖穀 [公元1874年-1944年]

  • 陆祖穀(1874—1944),字文达,号仲襄,以号行。唐代陆贽后裔,世居嘉兴。幼时父在濮院经商,故生于濮院,少年时迁回嘉兴城内。母吴氏能诗善画,著有《淡水室诗草》。祖穀幼承母教,4岁时听讲唐诗、幼学故事,六七岁读《孝经》、《论语》,8岁听讲南楼老人陈书夜纺授经故事,即能作五言律诗。清光绪十六年(...[详细]

陆云高 [公元1874年-1938年]

  • 陆云高(1874—1938),字伯明,新桥乡大林村人。 龙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旧桂系部队连、营、团长,广西自治军混成旅旅长,建国军中将师长。民国11年(1922年) 4月,陆云高率队取道黔桂边境回县,攻占县城,在县筹军米20余万斤后,向邕州(今南宁市)进发,不几日,攻克邕城。新桂系统一广西...[详细]

罗庶丹 [公元1874年-1932年]

  • 罗庶丹 (1874~1932) 罗庶丹,原名煅,字树棠,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生于善化县望城坡(今属长沙市岳麓区)。后迁居排山,以地名自号,人称排山先生。 他通经史,工诗文,光绪二十一年(1895)录为生员,二十八年中举人。时清廷废科举,乃佐其师夏同徘创办广东法政学堂,主-律政...[详细]

凌容众 [公元1874年-1929年]

  • 凌容众(1874~1929),字盛仪,今平江县三阳乡人。幼读私塾,通经史,但立志革新,曾参加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求学时与志趣相投的李樵松结婚。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官费留日,攻警政。 李樵松(1872~1933),女,今平江县虹桥镇人。其父李健生系前清秀才,官至江西建昌知府,但思想较进步...[详细]

李肯堂 [公元1874年-1927年]

  • 李肯堂(1874~1927年),字可亭,河南省洛阳县人。清末秀才。戊戌变法时,曾致书康有为支持变法;武昌起义爆发后,响应辛亥革命参加了张钫领导的东征军。 袁世凯0辛亥革命果实后,李肯堂认为:“欲社会治非施以切合世界潮流之新型教育,别无其他良策。”于是,自筹经费,创建新型高级小学,自任校长,教...[详细]

古济勋 [公元1874年-1927年]

  • 古济勋(1874-1927)。字俸之,号放之,永淳县(今横县峦城镇)人。因勤于攻读,清末举拔贡。 光绪三十一年(1905)政府提倡“废科举,兴学堂”,当时南宁府官绅对新学不甚了解,但为了响应办新学,乃选派古济勋以公费咨送日本考察学务,继之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政治部,是当时南宁府各州县最早留日学...[详细]

甘绍相 [公元1874年-1913年]

  • 甘绍相(1874-1913)号日三。岑城镇菜园村人。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 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加入兴中会,在南洋等地任报社。孙中山改组兴中会后,他加入同盟会,是岑溪参加同盟会的先驱。后被派回广西梧州办报鼓吹革命。曾主办《梧江日报》和《广西日报》,并任《广西日报》经理,与梧...[详细]

方咏裳 [公元1874年-1944年]

  • 方咏裳(1874—1944),字子青,又字家善,长兴和平镇方家庄人。初习举业,后因身体赢弱,转而学医。医德高尚,不计诊金,不分贫富,均悉心诊治,遇到赤贫病家,常义诊、赠药。还自备一马,虽驰骋百里之遥,亦不辞辛苦。兼之辨证精确,用方灵活,屡次治愈危症,故声誉鹊起,前来学医者不绝。 1927年,...[详细]

陈仙石 [公元1874年-1912年]

  • 陈仙石(1874.3.12~1912.3.7) ,号养轩,别字养仙。南乡杨村人。父受斋。兄弟九人,仙石居长,幼年曾跟乡前辈陈竹香秀才读书,弱冠,喜读列传小说,好以诗联与社会人士应酬。 常向师友表示:“人生自古谁无欲,我为诗文嗜好多”。后考取郡庠生、补廪生。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详细]

陈燮枢 [公元1874年-1958年]

  • 陈燮枢(1874—1958),字赞卿,又作赞钦,绍兴东浦镇人。早年在本地坐馆教书,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协助徐锡麟办热诚学校,加入光复会,结识王金发等革命党人。曾任龙山法政学堂校长。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全国第一届众议院议员等,曾与杭辛斋等组织研几学社。建国后,致力于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详细]

陈继祖 [公元1874年-1937年]

  • 陈继祖(1874-1937年) 字颂萱,城厢人。清附贡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倡建贵县县立小学堂,献地120方丈为校址。三十二年于城西怡园创办坤德县立女子小学。民国6年 (1917年)任广西督军署少将参谋长。9年任广西省烟酒税局局长、财政厅厅长。陆荣廷和谭浩明在广西失败,陈继祖失官去澳门寓居...[详细]

陈嘉会 [公元1874年-1945年]

  • 陈嘉会(1874~1945),字宏斋,号凤光,湘阴县界头铺镇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与黄兴交笃,加入华兴会,后转为同盟会。归国后热衷于“教育救国”,在长沙首创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并任中路师范学堂教务长。三十二年去北京任法政学堂提调,暗中与黄兴联系,发展革命力量,参加...[详细]

敖嘉熊 [清][公元1874年-1908年]

  • 敖嘉熊(1874—1908),字梦姜、孟疆,又字咸愚。生于平湖,因祖父辈均在嘉兴县经营腌腊业,乃举家移居嘉兴南汇镇,后迁城区柴场湾(今解放路)。曾在秀水县署当过钱谷师爷,因与知县不睦,不一年即辞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义和团运动爆发,嘉熊在反帝爱国思潮影响下,在杭州与王嘉榘(维忱)、蒋...[详细]

邹均礼 [公元1874年-1933年]

  • 邹均礼,字志和(1874~1933)宜川县河清乡(今集义镇)马头岭人。清朝末年拨贡,擅长诗词,著有《桃源诗文集一卷》。父母去世后,家境贫困,他于清宣统元年(1909)放弃在外求学,任宜川县高级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 民国三年(1914)宜川有几杆土匪经常骚扰百姓,-,袭击村寨。邹均礼每逢-...[详细]

周子和 [公元1874年-1926年]

  • 周子和(1874-1926),字永宽,福州南屹镇芝田村人,号郇人山道者。清末民初福州虎拳的代表人物,日本上地流空手道的师祖。 周子和从小嗜武,天性聪颖,勤奋好学。先后拜鹤拳名师郑友度、虎拳宗师李昭北为师,习练鹤拳、虎拳及十八般武艺。后周父得知有柯细悌者身怀绝技,遂请到家中,让周子和再拜柯细俤...[详细]

郑朗川 [公元1874年-1960年]

  • 郑朗川(1874年—1960年),漳城苍园街人。他少聪敏,好医学,读诸子百家书,兼习医学,凡医学经典名著,无不恭读。后到北斗新厝村设馆教书,兼执医务,及父死回家,继承新华东路长源药材行父业。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以济世为怀,因而求治者日众。后因诊务繁忙,无法兼顾药行,乃将药行转给别人经营,得...[详细]

张子淦 [公元1874年-1933年]

  • 张子淦 (1874-1933),山东省莱阳县人。为张复生的叔父。1918年8月曾协助张复生创办《国际协报》,负责该报本埠新闻,以及发行、广告、庶务、会计、装订等事。1930年8月。叔侄失和,愤而出走,与外甥王宿辰一起接办《滨江辰报》。"九一八"事变后又出资收买《东三省商报》。接办后对报纸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