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灏
[公元1882年-1959年]
许崇灏为[公元1882年-1959年]
许崇灏(1882—1959),字晴江,号公武,广东番禹(今广州)人。辛亥革命元老,国父孙中山的重要军事幕僚。与兄许崇智,人称“辛亥双雄”。
许崇灏1882年(清光绪八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生于北京,清赣省洋务局会办许炳暐之子。
他初毕业于弁目养成所,后又毕业予江南陆师学堂步兵科,历任清江南陆军第九镇步兵第三十六标第一营队官、第三营管带。1910年由当时在科学补习所认识的黄兴、宋教仁、欧阳振声三人介绍,参加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前夕,他与驻镇江城外第十八协第三十五、三十六标的管带林述庆、刘成、端木璜生等人联络,宣传革命,积极组织镇江新军反清武装起义。辛亥年夏,两江总督张人骏出令迫缴第九镇各营全部子弹,并令张勋的江防营及巡防营分布镇江附近,使新军处于被包围之中。新军群情激愤,谋变之心更激。11月3日,上海光复,崇灏急派士兵化装成工人赴沪领取子弹。11月4日晚,第三十五、三十六两标全体官兵在离镇江五里的京蚬出宣布起义,林述庆被举为司令,崇灏任参谋长。起义军包围镇江城,该城不战而降,都统福某畏罪吞金自杀。新军入城尽缴旗兵枪械,收编巡防营及江防水师。武昌首义后,驻武汉的海军舰队 企图沿长江逃跑,起义军在镇江发炮制止。崇灏乘汽艇上镜清旗舰与统带守蔚晤谈,得舰中学员武力胁迫,守同意反正。同时反正舰艇有镜清、保民、楚观、江元、江享、建成、通济、楚同、楚泰、飞鹰、楚濂、虎威、江平及渔雷艇等14艘。瓜州长江水师总兵所辖炮艇百馀,及扬州辑私统领徐宝山也宣布投诚。
11月11日,上海都督陈其美提议组织苏浙沪联军到镇江集中,并举徐兆桢为联军总司令。13日,徐在镇江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四路攻打南京,中路浙军由紫金山南攻朝阳门,南路苏军攻雨花台聚宝门,北路淞军攻沿江各小炮台,镇军由紫金山北攻天宝城太平门。镇军林述庆将出发军队编成三个支队,许崇灏统第一支队,与第二支队沿铁路西上,第三支队会水师渡江西进。苏浙两军进攻失利,后取崇灏建议,30日晚联军分数路进攻紫金山。经数小时激烈战斗,12月1日黎明攻占天堡城,敌退入南京城顽抗,崇灏踞尧化门藤子树高地炮轰南京城。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江防营统领张勋弃城而逃。2日,南京光复。崇灏被任命为南京临时卫戍司令兼第一独立混成旅旅长,设司令部于两江师范学校(即后来中央大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2日袁世凯任黄兴为南京留守,崇灏任留守府处长。4月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讨袁军起,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崇灏任参谋长。讨袁失败,黄兴星夜离开南京,崇灏亦逃亡上海。
此后,灏崇辗转至广州,跟随中山先生左右。1916年在广东肇庆曾任两广护-都司令部参谋。1917年在西安任陕西省长公署参议。1918年至1920年在广东任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长兼粤汉铁路督办,后又任粤汉铁路总理兼护路司令,整顿粤汉铁路。
1922年孙中山先生委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崇灏在前敌总指挥部任参谋长、东路讨贼军左翼纵队指挥。1923年,在广东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时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从战争失利的教训中总结出必须改造旧军队,厉行“以党治军”,要求崇灏提出一个练兵、准备北伐的计画。崇灏赞同苏俄顾问提出的创办黄墒军校的建议。据崇灏回忆,当时孙中山曾指定许崇智担任校长,崇智推辞,并举蒋介石担任。崇灏力劝无效,黄埔军校遂被蒋竹为培植个人势力的营垒。1924年底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等邀请到北京商议国事,北上不久,遂患肝癌,崇灏由粤赶赴北京铁狮子胡同孙先生行辕探病。中山先生去世后,崇灏护送灵柩至太和殿受祭,再送碧云寺。
1923年冬,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崇灏任顾问。后因许崇智被蒋介石武装胁迫离粤,解除军职,蒋从此得势,崇灏亦同时被贬。从1928年至1941年他在南京、重庆等地任国民政府-秘书、秘书长。因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被戴季陶排挤退职。1943年至1946年复在重庆、南京任国民政府委员、国府顾问等空头闲职。1946年退休,弃政从文,主持《新亚细亚学会》,著书立说。
1949年,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市参事室参事、市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1959年在沪病逝,享年78岁。
文学成就
崇灏自幼嗜爱诗书,20年代末即有诗作流传,为当时诗坛称誉,出版有《大隐庐诗草》六卷、《大隐庐曲》一卷。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
许崇灏1882年(清光绪八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生于北京,清赣省洋务局会办许炳暐之子。
他初毕业于弁目养成所,后又毕业予江南陆师学堂步兵科,历任清江南陆军第九镇步兵第三十六标第一营队官、第三营管带。1910年由当时在科学补习所认识的黄兴、宋教仁、欧阳振声三人介绍,参加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前夕,他与驻镇江城外第十八协第三十五、三十六标的管带林述庆、刘成、端木璜生等人联络,宣传革命,积极组织镇江新军反清武装起义。辛亥年夏,两江总督张人骏出令迫缴第九镇各营全部子弹,并令张勋的江防营及巡防营分布镇江附近,使新军处于被包围之中。新军群情激愤,谋变之心更激。11月3日,上海光复,崇灏急派士兵化装成工人赴沪领取子弹。11月4日晚,第三十五、三十六两标全体官兵在离镇江五里的京蚬出宣布起义,林述庆被举为司令,崇灏任参谋长。起义军包围镇江城,该城不战而降,都统福某畏罪吞金自杀。新军入城尽缴旗兵枪械,收编巡防营及江防水师。武昌首义后,驻武汉的海军舰队 企图沿长江逃跑,起义军在镇江发炮制止。崇灏乘汽艇上镜清旗舰与统带守蔚晤谈,得舰中学员武力胁迫,守同意反正。同时反正舰艇有镜清、保民、楚观、江元、江享、建成、通济、楚同、楚泰、飞鹰、楚濂、虎威、江平及渔雷艇等14艘。瓜州长江水师总兵所辖炮艇百馀,及扬州辑私统领徐宝山也宣布投诚。
11月11日,上海都督陈其美提议组织苏浙沪联军到镇江集中,并举徐兆桢为联军总司令。13日,徐在镇江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四路攻打南京,中路浙军由紫金山南攻朝阳门,南路苏军攻雨花台聚宝门,北路淞军攻沿江各小炮台,镇军由紫金山北攻天宝城太平门。镇军林述庆将出发军队编成三个支队,许崇灏统第一支队,与第二支队沿铁路西上,第三支队会水师渡江西进。苏浙两军进攻失利,后取崇灏建议,30日晚联军分数路进攻紫金山。经数小时激烈战斗,12月1日黎明攻占天堡城,敌退入南京城顽抗,崇灏踞尧化门藤子树高地炮轰南京城。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江防营统领张勋弃城而逃。2日,南京光复。崇灏被任命为南京临时卫戍司令兼第一独立混成旅旅长,设司令部于两江师范学校(即后来中央大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2日袁世凯任黄兴为南京留守,崇灏任留守府处长。4月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讨袁军起,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崇灏任参谋长。讨袁失败,黄兴星夜离开南京,崇灏亦逃亡上海。
此后,灏崇辗转至广州,跟随中山先生左右。1916年在广东肇庆曾任两广护-都司令部参谋。1917年在西安任陕西省长公署参议。1918年至1920年在广东任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长兼粤汉铁路督办,后又任粤汉铁路总理兼护路司令,整顿粤汉铁路。
1922年孙中山先生委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崇灏在前敌总指挥部任参谋长、东路讨贼军左翼纵队指挥。1923年,在广东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时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从战争失利的教训中总结出必须改造旧军队,厉行“以党治军”,要求崇灏提出一个练兵、准备北伐的计画。崇灏赞同苏俄顾问提出的创办黄墒军校的建议。据崇灏回忆,当时孙中山曾指定许崇智担任校长,崇智推辞,并举蒋介石担任。崇灏力劝无效,黄埔军校遂被蒋竹为培植个人势力的营垒。1924年底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等邀请到北京商议国事,北上不久,遂患肝癌,崇灏由粤赶赴北京铁狮子胡同孙先生行辕探病。中山先生去世后,崇灏护送灵柩至太和殿受祭,再送碧云寺。
1923年冬,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崇灏任顾问。后因许崇智被蒋介石武装胁迫离粤,解除军职,蒋从此得势,崇灏亦同时被贬。从1928年至1941年他在南京、重庆等地任国民政府-秘书、秘书长。因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被戴季陶排挤退职。1943年至1946年复在重庆、南京任国民政府委员、国府顾问等空头闲职。1946年退休,弃政从文,主持《新亚细亚学会》,著书立说。
1949年,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市参事室参事、市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1959年在沪病逝,享年78岁。
文学成就
崇灏自幼嗜爱诗书,20年代末即有诗作流传,为当时诗坛称誉,出版有《大隐庐诗草》六卷、《大隐庐曲》一卷。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