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集美人物

卢嘉锡

[公元1915年-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嘉锡为[公元1915年-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嘉锡
  卢嘉锡 (1915—2001)又名瑞师,祖籍台湾省台南市,1915年生于厦门市。1927年相继在厦门育才学社和大同中学初中就读,1928年秋考入厦门大学预科。1930年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同时修毕数学系主要课程。大学期间曾担任校化学会会长和算学会副会长,毕业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3年,同时兼任中学数学及英文教员。1937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进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并在著名化学家S.萨格登(sugden)指导下从事人工放射性研究,2年后获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秋,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随后来两度独得诺贝尔奖(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3年的和平奖)的L.鲍林(pauling)从事结构化学研究。翌年夏,又在鲍林教授的挽留下继续工作5年多。在此期间,他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不少成为结构化学方面的经典文献。1945年获得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是年冬,受聘到母校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1950年后,他历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和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是年被高等教育部聘为一级教授,是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和一级教授之一。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81年5月,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8年,他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届中央主席,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继续担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此前,他曾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三届名誉主席等。曾被评为1979年全国劳动模范。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卢嘉锡是一位在国际科学界享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家,获得过一系列国际荣誉和学衔。他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所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绩。2001年6月4日,卢嘉锡在福州病逝。 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