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田家庵人物

廖运昇

[公元1901年-1981年]

廖运昇为[公元1901年-1981年]

  廖运昇(1901~1981),字中平,淮南市田家庵区廖湾村人。祖父廖锦章为塾师。父廖润斋曾入清武备学堂,为新军弁目,同盟会员,参加过安庆马炮营起义和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反袁的战斗中任团副。当北洋军阀倪嗣冲统治安徽时,家被抄,祖坟被挖,全家避难他乡。廖运昇随父赴沪坚持反袁斗争,直到民国9 年(1920 年)始回原籍,入塾就读。在“五四”运动的启发下,结伴至怀远含美中学读书,后转至南京成美中学。在校期间,与安徽早期爱国-组织者薛卓汉、吴云、李坦、薛廷等交往甚密,经常在一起评论时势,因参加-被校方勒令退学。
  民国13 年,奔赴广州,在其堂弟廖运泽(黄埔军校一期生)帮助下,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先入步科,后转警宪科。报考前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学习期满,成绩优秀被分配到武汉分校(后改为中央政治军事学校)第六期入伍生团第二团第一连任连副。年底,由北伐军总司令部派遣到安徽蚌埠,策动军阀孙传芳部一个连反正,回到武汉后即留在总司令部宪兵第三团第一连任中尉排长,不久随总部进入南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对蒋破坏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军阀勾结镇压革命人民非常气愤,毅然离开宪兵团,回到安徽加入坚持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柏文蔚),在该军政治部(部主任常恒芳)任上尉干事,不久他主动请求调第一师(师长袁家声)任第二、三团营副、营长。他性情豁达、慷慨磊落勇敢善战、深得器重。随军追击张宗昌等军阀队伍,转战于合肥、宿县、徐州,直达山东。民国17 年,三十三军-解散,廖运昇也因有C 、P (共产党)嫌疑横遭排挤,遂投奔爱国将领方振武为总指挥的第六路军,被派往第四十一军(军长鲍刚),任军部参谋。次年,方振武调回安徽任省政府主席,四十一军改编为第四十五师,廖运昇随队返皖驻防在南陵、宣城一带。
  方振武因参与反蒋,于民国18 年9 月中旬被蒋介石扣押在南京,部下余亚农,鲍刚为营救方振武举行了反蒋兵变。廖运昇参加与鲍刚等组织策划的芜湖兵变,被南京政府重兵包围。廖运昇部队边打边撤至屯溪、祁门一带,坚持了2 个多月。部队被打散,他化装至上海避难,靠亲友接济生活。安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岳相如等到安徽组织“护党救-”,廖运昇随行至定远、寿县、六安一带,组织了一支3000 多人的队伍,但未展开活动。经挚友常持青(常恒芳家侄)介绍到安徽补充第二旅任第二团第一营营长,驻防大别山一带,执行对大别山革0据地的-任务。他觉得“反蒋不成又来-”很为不愿,仅几个月便辞职回凤台县,担任县治安大队长。“九一八”事变后,廖运昇决心从戎杀敌,因而重返部队到独立第四十旅任中校参谋。部队北上抗日进入河南,改编为第九十五师二八三旅,他仍任参谋,活动在卢氏、信阳、新乡等地。
  全面抗日爆发后,民国安徽省政府在廖磊主持下组建地方抗日武装。廖运昇被调回安徽任保安第八团团长,在庐江、无为、桐城、霍山等地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过多次战斗。著名的有巢城阻击战、落儿岭(霍山县境)防御战,正阳关抗日等,得到多次表彰。
  廖运昇不仅抗日坚决勇敢,而且注意启发与鼓励下属的抗日热情,自编抗日歌曲教兵士演唱,对从沦陷区逃出的青壮年他都给予收容,组织铁肩队(即运输队)。他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敌的主张,在霍山、无为等战斗中与游击队互通声息,并肩战斗。
  廖磊逝世后李品仙主持安徽省政,保安团被裁编,廖运昇调往安徽省政府保安处任参谋主任,年底又被调往皖南行署任警保处长。“皖南事变”后辞职家居赋闲。
  民国30 年底,汤恩伯任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三十一集团军总指挥,驻防豫皖边境,堂弟廖运泽任该部第十四师师长,来到皖北阜阳,经其与第二路挺进总指挥王仲廉推荐,廖运昇来到汤部任党政大队长,负责集团军的干部训练。民国31 年任挺进第五纵队少将司令,在涡阳、蒙城、太和一带与日军周旋。民国32 年部队改为第一一七师,廖运昇留任师长,划归第九十二军序列(军长先为李仙州后为廖运泽),由于他坚持“枪口一致对外”,“不与共产党正面作战”的原则,因此受到非难。
  抗战胜利,廖运昇不愿打内战,于民国36 年初托辞回到南京,挂名-附员闲居。
  民国37 年初,人民解放军长驱南下,解放战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廖运昇与堂弟廖运泽在皖北正阳关组建暂编第一纵队,司令由廖运泽兼任,廖运昇任副司令实际负责。此间通过凤台县参议张明诚与中共凤台县委联系,与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有关部门进行了接触。同年秋,华野敌工部派朱淮明来到一纵队,协助廖运昇组织部队起义,因故未成。年底另一堂弟廖运周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南京国民政府派军统特务一个组到部队监视,并电“暂一纵队”退往江南。民国38 年初,廖运昇-率队渡江至芜湖,在此通过爱国民主人士与中共地下党组织石原皋、方向明等联系。部队调防泾县时,与皖南游击队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为游击队秘密送去电台1 部。后“暂一纵队”改为暂一师,由泾县、太平退至浙江萧山县时又改为八十五军第一一○师。
  民国38 年5 月4 日,在浙东游击队的协助下,率全师近万人到达浙江义乌县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为摆脱国民党军队追击,廖运昇在中原野战军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的接应下,把部队带到浙江金华兰溪进行改编。大部分官兵编入人民解放军随军至南京。
  建国后,廖运昇先后担任南京市城市建设局秘书长、副局长。房地产管理局局长。1959年后调任南京市民革主委、省民革副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市人大副主任等职,1981 年在南京逝世。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曹渊 (1901~1926)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安徽省淮南寿县
徐介藩 (1901~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蚌埠固镇县
王效亭 (1901~1931) 安徽省安庆岳西
刘有道 (1901~1978) 安徽省安庆岳西
吴元明 (1901~1988)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
+ 更多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
林淡秋 (1906~1981) 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浙江省台州三门
熊挺 (1905~19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韩庄 (1912~19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淮北濉溪
陈一民 (1914~1981) 安徽省滁州明光
方升普 (1915~19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佘积德 (1916~1981)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 更多公元198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