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云南省> 昆明市> 盘龙人物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范滇元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范滇元
  范滇元(1939.2~),出生于云南昆明。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9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范滇元,童年跟随其父母辗转重庆、成都、桂林、长沙、贵州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读小学也转了几个学校,1950年在江苏常熟的小学毕业,考入常熟市中学。在中学期间,他接受了充满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这对他立志献身科学、报效祖国起了决定性作用。1956年,他高中毕业,他怀着要学原
  子物理的志愿考入北大物理系,学的是无线电物理专业。1962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上海光机所读研究生,攻读微波理论。1966年研究生毕业,分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从事激光理论研究。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8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2年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范滇元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复旦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专家组专家,“神光Ⅲ”项目总工程师,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职委员。
  30年来,范滇元一直从事大型激光装置的研制和运行工作。他是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带领科技人员先后研制成功激光功率为百亿瓦、千亿瓦和万亿瓦的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为建立和发展我国高功率激光领域做出了贡献。其中,“激光12号实验装置”(即神光Ⅰ),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激光工程,输出功率达万亿瓦。国家鉴定评价为:“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是我国激光技术发展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在高功率激光领域中具有这种综合研制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作为主持此项工程总体技术组常务成员、激光器系统负责人、总调试现场指挥和装置运行负责人,他和数百名科研人员一起,在前辈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指导下,在实验室主任邓锡铭院士具体领导下,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和工程实用问题,使科研成果发展为能够付之实用的工程设施。这个大型激光实验装置,连续运行8年,进行了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和极高压下状态方程等一系列大量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八五”期间,他又参与倡议更大规模的“神光Ⅱ号”计划,完成论证并设计工程技术方案,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之一、兼总工程师。“九五”期间,他又投身于“神光Ⅲ”装置的研制工作。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巨型激光工程,列为国家重大项目,他被聘任为总体技术专家组组长,兼项目总工程师。范滇元还撰写并公开发表论文报告近两百篇,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报告我国高功率激光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作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和协助培养研究生三十多名。
  为了研制万兆瓦激光器,他在余文炎带领下,连续几个月,夜以继日地进行打靶实验,通宵达旦,到清晨休息几小时后又继续干,终于在含氘材料上打出了中子,实现了我国激光聚变历史零的突破,从而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范滇元作为“激光12号实验装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和完成者之一,获得陈嘉庚奖(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0年)。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和2001年,被评选为全国863计划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
  科技工作者;1998年和2000年,被授予上海统一战线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范滇元最喜欢王选一句格言:“当你立志献身科学的时候,你就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范滇元在自述中感慨地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却“过不上普通人的生活”。自从70年代初投身于激光聚变研究以来,每天十多小时工作,晚上12点以后睡觉,不常回家,是他的常规生活方式。
  80年代,在邓锡铭领导下,在研制大规模的“神光Ⅰ”激光装置中,范滇元负责总体设计,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计算机房度过,更无所谓周末假日。在装置总调试阶段,他作为现场指挥,不分昼夜连续工作在第一线,三个多月没有回家。艰苦拼搏结硕果,装置达到预定指标,胜利建成。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同志参加了大型激光装置的落成典礼。王大珩院士在会上动情地说:“人生能有几回搏,你们真是搏了一搏啊!”
  装置建成后连续运行8年,在激光核聚变、X光激光等前沿物理领域做出了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一系列高等级奖励的殊荣。然而有谁知道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谈到此处,范滇元动情地说:“直接参加研制工作的人员有300多人,10多个协作单位,从立项到获奖前后历经10年,许多人做出了无私奉献而没有索取回报。1989年初,在获得首届陈嘉庚奖后不久,余文炎同志不幸去世,他没有来得及看到我们获得中科院特等奖和国家一等奖,更没有赶上院士评选。以他的学识和贡献,当在我之上,然而他去了,没有得到他应得的荣誉,1991年,在一轮重要的物理实验刚刚做完后的第一天早上,装置运行负责人陈万年同志突然倒下,心脏停止了跳动。前一天晚上他还到实验室收拾整理,做结束工作的准备。我当运行组长四年多以后,把担子放心地交给了他。他忠厚、踏实、对工作尽心负责,干得很出色。没有任何索取,没有要求回报,在工作岗位上倒下了。不长的时间内,痛失良师益友,我为余文炎写悼词,我为陈万年致悼词,有一句共同的话,那就是要像他们一样,把他们所钟爱的、为之献身的激光聚变事业坚持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