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人物

张须陀

[隋][公元565年-616年,隋朝名将]

张须陀为[隋][公元565年-616年,隋朝名将]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 ,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 ,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隋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开府。后多次率军平定各地的叛乱,威振东夏,被认为是隋朝柱石。公元616年,张须陀为瓦岗军所败,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岁。其所部士兵得知死讯,连哭数日不止。
  人物生平
  因功加官
  张须陀性格刚烈,有勇有谋。开皇十七年(597年)二月,昆州(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刺史、羌族首领爨翫举兵反隋,张须陀跟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因功被授任仪同,赐物三百段。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隋炀帝的五弟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叛。张须陀跟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因功加任开府。
  开仓放粮
  大业六年(610年),张须陀为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丞。时值隋炀帝数次用兵高句丽,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的价格飞涨。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官属都认为:“必须等待陛下的诏敕,不能够私自开仓赈粮。”张须陀则说:“汝今陛下在远方,派遣使者往来,必定要一年的时间。百姓有倒悬之急,如果等待报告上去,百姓就要填坑去。我如果以此获罪,虽死无恨。”于是先斩后奏,开仓放粮。隋炀帝得知后,并没有责备张须陀,反而奖赏。
  击败王薄
  大业七年(611年)三月,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煽动群众,以长白山(今山东邹平会仙山)为根据地,首次举起了反隋叛旗。躲避征役的百姓主动聚集在王薄叛旗之下,达到数万人。经常在齐郡境内活动,官军多次围剿都被打败。时任齐郡丞的张须陀带兵征讨,王薄引军南下,转战到鲁郡(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张须陀穷追不舍,追至岱山之下时,王薄恃其骤胜,未设防备,张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而攻击王薄军,大败王薄军斩首数千级。王薄收拢被打散的部下万余人北上渡过黄河,又被张须陀追至临邑(今济南市北)击败,斩首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
  当时天下太平日久,百姓多不习兵,地方官吏每与叛军作战,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唯独张须陀勇决善战,同时又擅长抚驭,所以很得军心,当时号为名将。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又联合起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叛军十余万人攻打章邱(今山东章丘西北)。张须陀派遣水军断其水运,自率两万步兵、骑兵击讨叛军,叛军大败,散军溃至津梁时,又被水军周法尚所拒。张须陀与周法尚水陆夹击再次大败叛军,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隋炀帝闻讯后非常高兴,褒奖了张须陀,并派人画其相貌而奏之。
  击败裴石
  同年,裴长才、石子河等率两万叛军攻至历城,纵兵大掠。张须陀当时没来得及召集士兵,于是亲率五骑与叛军作战。叛军为其所吸引,遂引兵围攻。张须陀身陷重围,身上多处受伤,勇气弥厉。时城中援兵至,叛军稍退。张须陀督军再战,大败叛军,裴长才败逃。
  威振东夏
  大业九年(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北海郡(治今山东益都)郭方预聚众三万,自号卢公,攻陷郡城,率部造反。郭方预又与秦君弘等叛军联合围攻北海郡,兵威强盛。张须陀对部下说:“贼人自恃兵力强盛,以为我不能救援,我如今急速赶去,一定能击破他们。”众将都不敢接口,唯有勇将罗士信和秦叔宝请战。于是挑选精兵加快速度前进,叛军果无防范,隋军趁机发起进攻,大败叛军,斩杀数万人,获辎重三千辆。司隶刺史裴操之为其-请功,隋炀帝再次派人犒劳隋军。
  当时齐郡人左孝友起兵反隋,并占据蹲狗山(今山东招远东北),队伍发展至十万人。大业十年(614年)十一月,张须陀统兵进剿叛军,隋军列“八风营”紧逼左孝友部,又分兵扼守要害。左孝友-率众出降。其部将解象、王良、郑大彪、李畹各拥兵万余,也都被张须陀镇压。张须陀一时威振东夏,因功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每战皆胜
  大业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人卢明月率军十余万人屯祝阿(今山东禹城西南)。张须陀统兵一万余人进击。双方相距六七里设营栅相持,经十余日,隋军粮尽将退。张须陀不想丧失战机,便对部下说:“贼军见我退兵,势必倾巢追击,能有精锐士卒偷袭敌营,必将有利,有谁为我去偷袭?” 众人都不回答,唯独秦琼与罗士信请战。张须陀于是命二人各率一千人精兵埋伏草木丛中,自己引兵弃营佯装逃逃,卢明月率全军紧追。秦琼、罗士信乘机率伏兵攻入叛军营寨,放火焚烧三十余栅,敌营守卒大乱,卢明月率部迅速回救,遭张须陀回师夹击,叛军溃败 ,被斩杀无数,卢明月仅以数百骑突围。此后张须陀相继击败了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义军。还率兵拒翟让的瓦岗军,前后三十余战,每战都击败瓦岗军。
  战死疆场
  大业十二年(616年),瓦岗叛军在翟让领导下已发展成为河南地区最强的一支叛军。十月,曾随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投靠翟让后,即建议瓦岗叛军席卷二京(长安、洛阳)、诛灭-。时瓦岗叛军粮食供给不足,仅靠截取隋廷漕运来维持军需。于是,翟让采纳李密的计谋,决定先取荥阳(郡治在今河南郑州),夺取粮仓,进一步壮大力量,然后再图进取。据此,翟让率军由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西进,相继攻占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和荥阳郡大部县城,进逼荥阳城。
  隋炀帝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其精锐万余前往讨伐翟让。翟让多次被张须陀打败,听闻其率兵来剿,大为恐惧,准备远远躲避他。李密说:“张须陀虽然勇猛却没有谋略,其部队又多次打胜仗,士兵们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可打一仗就擒获他们。您只管排列阵势等候他,我保证为您打败他们。”翟让不得已,率领士兵准备打仗。李密分派千余骑兵(一说数千人)埋伏-寺(今河南荥阳东北)北树林内,而以主力从正面迎敌。十七日(616年12月1日),张须陀军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叛军伏兵骤起,翟让、李密与叛军将领徐世勣、王伯当将隋军合围。张须陀力战得以突围,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四次,其部下皆败散。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被李密、翟让等人斩杀 ,时年五十二岁。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隋炀帝非常悲伤,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
  历史评价
  李密:“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
  《隋书》:“古人以天下至大,方身则小,生为重矣,比义则轻。然则死有重于太山,生以理全者也,生有轻于鸿毛,死与义合者也。然死不可追,生无再得,故处不失节,所以为难矣。杨谅、玄感、李密反形已成,凶威方炽,皇甫诞、游元、冯慈明临危不顾,视死如归,可谓勇于蹈义矣。独孤盛、元文都、卢楚、尧君素岂不知天之所废,人不能兴,甘就菹醢之诛,以徇忠贞之节。虽功未存于社稷,力无救于颠危,然视彼苟免之徒,贯三光而洞九泉矣。须陀、善会有温序之风,子翊、松赟蹈解扬之烈。国家昏乱有忠臣,诚哉斯言也。”
  《大隋故齐郡通守南阳张府君墓志之铭》:“轩丘锡胤,弧星主祀。代袭忠臣,家承孝子。二京称妙,三朝受祉。焕烂门风,昭彰国史。恒农述职,陕服驰声。桑田是赖,棠路流名。猗欤汝颍,志朗神清。仁沾动植,惠及鳏茕。粤惟光禄,蝉联茂族。志行遥闻,天波下木。荣高八使,位隆三独。既赖分茅,终期戬国。”
  考古发现
  张须陀墓志铭出土于河南灵宝,正方形,青石质,长宽均为58厘米。有志盖,其文楷书:大隋故齐郡通守南阳张府君墓志之铭,四煞装饰卷草纹。墓志铭文30行,满行30字,书法为行楷。
  籍贯之谜
  张须陀墓志又记载其为南阳西鄂人,而《隋书》记载其为“弘农阌乡人也”,之后墓志记载张须陀曾祖张庆,曾任齐竟陵郡丞、散骑常侍,可见张庆本在南朝齐任职。此后,张庆投靠了北魏,做到了恒农郡守的职务,恒农即弘农,当时避孝文帝元弘讳而更名。此后张氏就定居在阌乡。这实际上交代了《隋书·张须陀传》“弘农阌乡人”的来历。因此,《隋书·张须陀传》记载的“弘农阌乡”是张氏家族的著籍地,即籍贯,而墓志记载应该是张氏郡望,南阳张氏本身就是汉魏隋唐时期张姓郡望之一。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三引《元和姓纂》“唐有安定、范阳、太原、南阳、敦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荥阳、平原、京兆等四十三望。”敦煌文书中的《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记载南阳郡十姓中为首的就是张姓。从以往出土的北朝隋唐墓志来看,许多张姓墓志记载也都出自南阳西鄂或白水。
  家族成员
  父祖
  先祖:张温,东汉司空太尉,是张须陀的十三世祖。
  曾祖:张庆,曾任齐竟陵郡丞、散骑常侍,此后,张庆投靠了北魏,做到了恒农郡守。
  祖父:张思,西魏中书舍人,北周篡魏后,担任陕州刺史、三崤镇守大使、南阳郡开国公。
  父亲:张某,北周冠军、清流二县令。
  妻子
  原配:薛氏,泗州刺史薛某的女儿,墓志记载她“奄丧齐封”,应该是在张须陀齐郡任上去世。
  继室夫人:库狄氏,从墓志“未终中馈,俄归夜台”的记载来看,库狄氏也先于张须陀去世。
  子孙
  儿子:张须陀战死之后,无法和他的夫人合葬在一起,直到景云二年(711年)二月,其孙才将其夫妇合葬在阌乡县的桃林乡原,这里应该是张氏家族的祖茔所在。其时,二孙之父亦早已物故,因此墓志未载张须陀子嗣。
  孙子:张知止、张知玄

  同年(公元565年)出生的名人:

李百药 (565~648)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同年(公元616年)去世的名人:
宇文述 (?~616) 隋朝名将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武川县
格谦 (?~616)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同年(56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61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