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洛阳人物

于仲文

[隋][公元545年-613年]

于仲文为[隋][公元545年-613年]

  于仲文(545—613年),字次武,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名将。
  于仲文的祖父于谨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父亲于寔为北周大左辅、燕国公。于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隋书·于仲文列传》),其父于寔见后,惊异地说:“此儿必兴吾宗矣”(《隋书·于仲文列传》)。九岁时于仲文曾在云阳宫见过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宇文泰问:“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于仲文回答说:“资父事君,忠孝而已”(《隋书·于仲文列传》)。宇文泰闻后甚是惊叹。其后于仲文就学于博士李祥,读《周易》、《三礼》,略通大义。
  长大后,于仲文“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当时号为名公子”(《隋书·于仲文列传》)。起家为赵王属下,寻迁安固太守。时遇任、杜两家各失一牛,后寻回一牛,两家皆认此牛。州郡对此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说:“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于仲文说道:“此易解耳”(《隋书·于仲文列传》)。于是令两家各驱牛群至,然后将寻回的牛放开,结果牛走到向任氏家的牛群中。又暗中派人微伤此牛,结果任氏非常伤心,杜家却依然如故。于是于仲文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当时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护的党羽,因罪被下狱,但官吏因畏惧宇文护的权势,都不敢将其治罪。于仲文到后,不畏权势,将其治罪。蜀中百姓为此称赞他:“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隋书·于仲文列传》)。不久,于仲文被征为御正下大夫,封延寿郡公,邑三千五百户。此后于仲文多次随军征战,累勋授仪同三司。周宣帝时,于仲文为东郡(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旧城)太守。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参见杨坚平尉迟迥之战)。
  七月,青州总管尉迟勤(尉迟迥弟之子)从尉迟迥反杨。尉迟迥所统相(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卫(治朝歌,今河南淇县)、黎(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沼(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贝(治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赵(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瀛(治赵都军城,今河北河间)、沧(治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及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均属今山东)皆从之,有众数十万。荥州(治成皋,今河南汜水)刺史宇文胄、申州(治平阳,今河南倌阳)刺史李惠、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等,皆据州响应;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尉迟迥。整个山东(太行山以东)除沂州(治琅邪,今山东临沂西)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控制。
  时杨坚挟幼帝以号令中外,同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陇西公李询为元帅长史,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等为总管,率军讨伐尉迟迥。
  此后尉迟迥遣兵分路进攻,命大将军檀让攻略河南之地,又派人到东郡诱劝于仲文归附,但遭到拒绝。尉迟迥怒其不从己,遂派仪同宇文威率军攻打东郡,于仲文指挥所部迎战,大破宇文威军,斩500余人,因功被授开府。尉迟迥又派荥州刺史字文胄率军自石济(今河南延津东北)向西、宇文威等率军由白马(今河南滑县附近)附近渡黄河向南,二路俱进,合围东郡,欲置于仲文于死地。在敌众势盛与城内赫连僧伽、敬子哲等响应尉迟迥的情况下,仲文自感难于坚守,只得抛妻别子,率60余骑自城西门突围而走,途中又遭追杀,一路边战边行,死者十之七八,终于回到京都长安。尉迟迥杀其三子一女。杨坚见到于仲秋文后,将其引入卧室,为之下泣。同时赐彩五百段,黄金二百两,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进讨檀让。
  时韦孝宽拒尉迟迥于怀县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参见武涉之战),于仲文至韦孝宽处与其商议对策。总管宇文忻因杨坚初为丞相而有自疑之心,因而于仲文说:“公新从京师来,观执政意何如也?尉迥诚不足平,正恐事宁之后,更有藏弓之虑。”于仲文恐宇文忻生变,便回答说:“丞相宽仁大度,明识有馀,苟能竭诚,必心无贰。仲文在京三日,频见三善,以此为观,非寻常人也。”宇文忻又问:“三善如何?”于仲文又回答说:“有陈万敌者,新从贼中来,即令其弟难敌召募乡曲,从军讨贼。此其有大度一也。上士宋谦,奉使勾检,谦缘此别求他罪。丞相责之曰:‘入网者自可推求,何须别访,以亏大体。’此其不求人私二也。言及仲文妻子,未尝不潸泫。此其有仁心三也”(《隋书·于仲文列传》)。宇文忻闻后,心中遂安。
  此时檀让率军攻下曹州(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亳州(治小黄,今安徽亳县)后,屯兵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八月中旬,于仲文率军东进(参见梁郡之战),在汴州(治浚仪,今河南开封西北)东倪坞,击败尉迟迥部将刘子昂、刘浴德两部后,进至蓼堤(今河南商丘县境,梁孝王时所筑大堤,长300里),距梁郡七里。时檀让有军数万,双方兵力众寡悬殊。于仲文先派羸弱之师前往挑战,檀让军悉数来战,于仲文继而佯装败退,待檀让军骄纵懈怠,疏忽戒备后,派精兵快速杀回,由左右两翼突然进击,大败檀让军,生俘5000余人,斩首700级,迫使檀让率余部退守成武(今属山东)。随后,于仲文军乘胜攻打梁郡,尉迟迥守将刘子宽弃城逃走。于仲文军又在追击中擒斩数千人,刘子宽仅以身免。此战,于仲文在兵力对比处于劣势情况下,以机动灵活之指挥,创造战机,突然回兵,攻其无备,终获胜利。
  在交战前,诸将都认为为:“军自远来,士马疲敝,不可决胜”(《隋书·于仲文列传》)。但于仲文却令三军迅速进餐,列阵大战,既而破敌。战后,诸将都疑惑地问道:“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于仲文含笑说:“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隋书·于仲文列传》)。诸将皆服其理,以为非所及也。
  于仲文乘胜攻克曹州(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俘尉迟迥所署刺史李仲康及上仪-劲(参见金乡之战)。檀让以余众守成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守永昌。于仲文诈为书信至各州县,说:“大将军至,可多积粟”(《隋书·于仲文列传》)。檀让闻讯后,认为于仲文部不能马上到达,遂放松警惕,犒劳将士。仲文知其懈怠后,遂选精骑奔袭,一日便至,袭占成武。
  这时,降尉迟迥将领席毗罗率军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正准备攻打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于仲文察知席毗罗妻子留住金乡,便派人假扮席毗罗使者,向金乡城主徐善净谎报:“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尉迟迥)令,赏赐将士”(《隋书·于仲文列传》)。金乡人信以为真,皆喜。于仲文简选精兵,伪造尉迟迥的旗帜,加速前往。徐善净以为是檀让军到来,连忙迎接。于仲文随即将其擒获,遂占金乡。诸将多劝屠城,于仲文晓喻部属:“此城是毗罗起兵之所,当宽其妻子,其兵可自归。如即屠之,彼望绝矣”(《隋书·于仲文列传》)。众皆称善。果然,席毗罗仗其优势兵力来攻,企图夺回金乡。于仲文背城结阵,并于数里外麻田中设伏。席毗罗军列阵毕,刚刚发起进攻,背后伏兵突发,俱曳柴草鼓噪,尘埃张天,喧声震耳,席毗罗军顿时混乱。于仲文军乘势进击,席毗罗军惨败,争渡洙水(今山东钜野洙水河),溺死者甚众,洙水为之不流。于仲文俘檀让,槛送京师。席毗罗藏在荥阳一户人家,也被擒斩。尉迟迥所占河南各地,全部平定。后刻碑纪功,立于泗水岸上。此战,于仲文施诈术轻取金乡,又以金乡为饵,诱敌入伏,以少胜多,终于全歼敌军。
  于仲文回京后,杨坚将其引入卧室设宴招待,赐杂彩千馀段,伎女十人,拜柱国、河南道大行台。因杨坚称帝,未行。
  不久,于仲文因其叔父太尉于翼犯法,株连下狱。于仲文于狱中上 书:“臣闻春生夏长,天地平分之功,子孝臣诚,人伦不易之道。曩者尉迥逆乱,所在影从。臣任处关河,地居冲要,尝胆枕戈,誓以必死。迥时购臣位大将军、邑万户。臣不顾妻子,不爱身命,冒白刃,溃重围,三男一女,相继沦没,披露肝胆,驰赴阙庭。蒙陛下授臣以高官,委臣以兵革。于时河南凶寇,狼顾鸱张,臣以羸兵八千,扫除氛昆。摧刘宽于梁郡,破檀让于蓼堤,平曹州,复东郡、安城、武定、永昌,解亳州围,殄徐州贼。席毗十万之众,一战土崩,河南蚁聚之徒,应时戡定。当群凶问鼎之际,黎元乏主之辰,臣第二叔翼先在幽州,总驭燕、赵,南邻群寇,北捍旄头,内外安抚,得免罪戾。臣第五叔智建斿黑水,与王谦为邻,式遏蛮陬,镇绥蜀道。臣兄顗作牧淮南,坐制勍敌,乘机剿定,传首京师。王谦窃据二江,叛换三蜀。臣第三叔义受脤庙庭,龚行天讨。自外父叔兄弟,皆当文武重寄,或衔命危难之间,或侍卫钩陈之侧,合门诚款,冀有可明。伏愿下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隋书·于仲文列传》)。隋文帝览表后,不胜感慨,遂将于仲文叔侄一并释放。
  不久,于仲文奉诏率兵驻守白狼塞(山西应县),以备突厥。明年,又拜行军元帅,统领十二总管攻打突厥。于仲文出服远镇,败突厥,斩千余人,六畜巨万计。然后于仲文率军从金河出白道(今呼和浩特北),并派总管辛明瑾、元滂、贺兰志、吕楚、段谐等2万人出盛乐道,趋那颉山。至护军川以北,与突厥相遇,突厥可汗见于仲文部军容整齐,不战而退。于仲文率精骑5000越山而追,不及而还。
  当时隋文帝发觉尚书文薄繁杂,官吏奸计,遂令于仲文为勘录省中事,专管上奏文书事宜。于仲文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然后交隋文帝审阅。隋文帝对于仲文办事明断非常赞许,并厚加赏赐。隋文帝还常为物资转运忧虑,于仲文遂建议修建漕渠,引渭水以便航运。隋文帝许之,并责成于仲文督办此事。
  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隋发起灭陈之役(参见隋灭陈之战)。于仲文拜行军总管,率水军自章山出汉口。陈郢州刺史荀法尚、鲁山城主诞法澄、邓沙弥等请降,秦王杨俊将所降之众均划规于仲文指挥。
  开皇十年(590年)十一月,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高智慧、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苏州沈玄侩等均举兵反隋(参见隋平江南之战),于仲文复以行军总管讨之。时三军缺粮,米粮暴涨,于仲文和工部尚书宇文恺乘机私卖军粮,结果二人均被免官。明年,复官爵,率兵屯驻马邑(今山西朔县)突厥,数旬而罢。时晋王杨广知于仲文为将才,便常属意于仲文,看到于仲文闲置家中,便令其督率晋王军府事宜。
  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突厥步迦可汗率兵进犯隋边。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为元帅,以于仲文将前军,大破突厥而还。仁寿(601—604年)初,拜太子右卫率。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死,晋王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于仲文迁右翊卫大将军,掌管文武选事。大业五年(609年)三月,于仲文随炀帝西巡河右,征讨吐谷浑,进位光禄大夫,甚见亲幸。
  于仲文在任右翊卫大将军期间,与工部尚书宇文恺争夺河东很库,二人被尚书左丞郎茂所弹劾:“臣闻贵贱殊礼,士农异业,所以人知局分,家识廉耻。宇文恺位望已隆,禄赐优厚,拔葵去织,寂尔无闻,求利下交,曾无愧色。于仲文大将,宿卫近臣,趋侍阶庭,朝夕闻道,虞、芮之风,抑而不慕,分铢之利,知而必争。何以贻范庶僚,示民轨物!若不纠绳,将亏政教”(《隋书·郎茂列传》)。结果双双获罪(此事出自《隋书·郎茂列传》)。
  大业七年(612年)二月十九日,隋炀帝巡幸至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二十六日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参见隋与高丽战争),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
  大业八年(613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共113.38万人,号称2百万,运输粮饷的民夫加倍。初二,炀帝下诏命左12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12军出粘蝉、含资、浑弥、临屯、侯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带方、襄平等道,分水、陆两路向高丽发起进攻(参见隋炀帝第一次攻高丽之战)。
  六月十一日,隋炀帝命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等率9军共30.5万人,自怀远镇(在今辽宁辽中附近)渡辽水,越过高丽诸城,向鸭绿水(鸭绿江)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
  于仲文率军出乐浪道,到达乌骨城后,于仲文挑羸马驴数千置于军后,然后率军东进。高丽出兵掩袭后队辎重,于仲文率军回击,大破高丽军。
  时高丽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出征前,宇文述与于仲文曾领受密旨捉拿乙支文德,二人准备将其扣压。时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坚决制止,于仲文遂放跑了乙支文德,既而又反悔,害怕炀帝怪罪,遂派人哄骗乙支文德说:“更有言议,可复来也。”但乙支文德看出隋军的用意,未从,渡过鸭绿水。于仲文遂选骑兵渡水追之,每战皆克。乙支文德又遗诗给于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隋书·于仲文列传》)。于仲文则复信劝乙支文德归降,乙支文德烧栅而逃。
  于仲文等9军自怀远、泸河二镇出发时,令全军士卒携带百日粮秣,加上排甲以及衣资、戎具、火幕等器具,每人负担3石以上,无法承受。军卒们不敢违背“遗弃米粟者斩”的命令,在晚上宿营时,于幕帐中挖坑掩埋。待9路军马行至半路时,粮草已所剩无几了。时宇文述认为粮尽而欲回军,而于仲文则决定以精锐追乙支文德,可以立功。宇文述坚决不同意。于仲文怒道:“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且仲文此行也,固无功矣。”宇文述也厉声说:“何以知无功?”于仲文又说:“昔周亚夫之为将也,见天子军容不变。此决在一人,所以功成名遂。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敌”(《隋书·于仲文列传》)!当初隋炀帝因于仲文长于谋略,便派其为诸军咨禀节度,所以才有此言。宇文述闻后,内不自安,不得已而从之,隋军乃渡过鸭绿水。
  乙支文德见隋军将士面带饥色,遂继续采取疲敌战术。每与隋军交战,一触即退,使隋军一日之内连获7次小胜。隋军为暂时的胜利所迷惑,被高丽军诱渡过萨水(今朝鲜清川江),深入到距平壤只有30里的地方,依山为营。
  乙支文德又遣使诈降,声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朝行在所”(《隋书·宇文述列传》)。宇文述鉴于将士疲劳已极,不可再战,平壤城又险固难攻,便顺其诈,答应还师。后撤的隋军编成方阵行进,沿途不断遭到高丽军的四面袭击,只得且战且退。七月二十四日行至萨水,高丽军乘隋军半渡时,即向后军发起猛攻,担任后卫的辛世雄战死,其余诸军皆溃,仓皇逃窜。高丽军乘胜追击,宇文述等退到辽东城,仅剩2700余人,物资器械损失殆尽。隋炀帝见大势已去,乃于七月二十五日率军撤退。在平壤附近海域待机的来护儿水军,亦急忙从海路退回。
  因此次攻作战惨败而归,隋炀帝大怒,于十一月将于仲文与宇文述等皆除名为民,并斩刘士龙以谢天下。诸将皆委罪于于仲文,隋炀帝遂将诸将释放,独降罪于于仲文。于仲文因忧恚发病,病危方送回家中,不久去世,时年六十八。于仲文另撰《汉书刊繁》三十卷、《略览》三十卷。共有子九人,其中于钦明最为知名。
  点评:纵观于仲文一生,即有大胜,亦有大败,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还是相当客观的:“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许,尉迥之乱,遂立功名。自兹厥后,屡当推毂。辽东之役,实丧师徒。斯乃大树将颠,盖亦非战人之罪也”(《隋书·于仲文列传》)。

同年(54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61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