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铁 [清][公元1787年-1853年]

  • 黄香铁(1787-1853),原名黄钊,是蕉岭县陂角霞黄村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甲申科举人。黄香铁博学多才,在京充国史馆缮书多年,日以古体诗自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著有《读白花草堂诗集》九卷,流行于世的诗有1062首,享有“粤东七子”的盛名,并且与宋湘、李甫平齐名,被誉为“梅诗三家”...[详细]

蓝奎 [宋]

  • 蓝奎(生卒不详) 本县进士第一人。蓝坊中村人。幼年曾在蓝坊中村宝庆寺读书,稍长在程乡东山大东岩读书自习。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中进士,在京城开封任文林郎、郡博士。晚年回故乡讲学,人称“蓝夫子”。后人为纪念他,以他的姓为乡名,即今之蓝坊镇。 ...[详细]

谢晋元 [公元1905年-1941年,著名抗日英雄]

  •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 。1941...[详细]

陈辅臣 [公元1885年-1914年]

  • 陈辅臣(1885—1914),字益年、菊蕙,新铺镇福岭村人。 清光绪末年,广东编练新军,他投笔从戎,1903年考入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创办的虎门讲武学堂。1907年毕业后在李准水师巡防营任职,当时他暗中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后,避难境外。 武昌起义后,陈辅臣返国...[详细]

陈耶夫 [公元1925年-1999年]

  • 陈耶夫(1925—1999),原籍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出身贫苦,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1946年9月考入广州文化大学。1949年2月,他带领仲恺农校8名学生参加梅埔丰游击队。以后在大埔县委及梅州地委梅公干校工作,后任《兴梅日报》采访主任,《兴梅农民报》编委。1952年任土改工作队长,立一等功...[详细]

古世亮 [公元1910年-1989年]

  • 古世亮(1910—1989),蕉城镇直径古屋人。他仅读过七八年私塾,自学古代汉语。10多岁开始在县城盛生堂中药店当学徒,白天按方抓药,晚上苦读药书,学习《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陈修园的《时方妙用》等中医经典著作,勤奋攻读加临床实践,对医生开的处方用心记忆,勤于搜集“古方”、“秘方”,...[详细]

黄德维 [公元1918年-1995年]

  • 黄德维(1918—1995),家名锦炜,蓝坊镇程官村人。他于1939年投奔抗日部队黄涛部62军157师任中尉科员,参加两次粤北会战,以军功升为少校。 1943—1945年,他担任民办报纸《蕉岭新报》,该报一面宣传抗日,一面对国民党腐败现象予以揭露抨击。群众对该报有好评。 1945年春,经...[详细]

黄恨园 [公元1921年-1956年]

  • 黄恨园(1921—1956),原名秉忠,兴福湖谷岗子下人。南华学院肄业及重庆工专毕业。 重庆工专毕业后任梅县《中山日报》副刊主编。1944年冬,入侵日军垂死挣扎,同盟国中国战区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恨园毅然辞去,参加青年远征军,他以爱国青年的热情,写《从军诗草》一书,以下选录“从军”、“入营”、...[详细]

黄建坤 [公元1901年-1934年]

  • 黄建坤(1901—1934)黄愚川之侄,字涤民,聪明好学,甚得愚川疼爱并倚重。1926年间,建坤负责黄增记店务,热心公益,重义轻财,颇受同业敬重。1929年26岁时,被选为蕉岭县0会长。在任期间,倡议商店不售伪劣商品,不随意哄抬物价,对短缺资金店铺给予支持等。是年6月粮荒,他除要求米店不要抬价外...[详细]

黄开甲 [清][公元1860年-1905年]

  • 黄开甲(1860—1905),高思程官人。伯父黄道崇曾任清道台;父黄岳川曾留美,回国后任翻译,开甲为其长子,自幼聪颖好学。 1872年清廷接受容闳的建议,由丁日昌、李鸿章等大臣奏清廷批准,派遣首批幼童30人赴美留学。当时清政府决定:每年送30名幼童赴美,出国时有汉文教师陪行,使幼童赴美后仍可...[详细]

黄开文 [公元1866年-1936年]

  • 黄开文(1866—1936),名顺兴,字锡臣,高思程官人。1896年黄开文到天津就读天津电报学堂专攻电报专业。毕业后从事电报建设。 清末洋务运动时,全国刚设置行省。黄开文任职劝业道,开始设立局,对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牧业、林植业以及砖纸、砂糖等行业,均按局计划规定实施,努力推广科学...[详细]

黄力生 [公元1891年-1945年]

  • 黄力生(1891—1945),字宗宪,家名锦辉,蓝坊镇程官部人。1909年在镇平中学堂(今蕉岭中学)毕业,名列前茅。旋考入广东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毕业后,又考入当时为培养县官而设立的“广东课吏馆”。在该馆结业后,由广东巡按使署委派任广东潮阳县县长,在任期间,整饬吏治,四境安宁。潮阳县人感其恩...[详细]

黄愚川 [公元1871年-1932年]

  • 黄愚川(1871—1932),家名德兴,号炜,字愚川,兴福镇湖谷村岗子下人,晚清秀才。清末至民国初年,他曾在谷仓下徐姓“槐林家塾”、东山“创兆学校”及湖洋桥“泗水东山”设馆授徒。其时,谷仓下徐姓与东山丘姓因事失和,他以老师身份多次调解,终使两姓乡亲尽释前嫌和好,至今乡人仍津津乐道。 黄愚川擅...[详细]

赖敬程 [公元1903年-1989年]

  • 赖敬程(1903—1989),字佛清,号敬翁,三圳镇芳心村人。13岁开始习画,1920年就读省立梅州中学。受林风眠学长函荐,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攻西画。在学期间,兼向著名金石画派大师吴昌硕学艺。不久,考入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文艺系深造,结业后赴日本,向当时画界权威桥本关雪研习东洋画。回国后返回家...[详细]

林柏荣 [公元1903年-1982年]

  • 林柏荣(1903-1982),蓝坊乡峰口村人。民国20年(1931)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科,后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27年7月,在汉口经叶剑英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他长期在-下工作,完成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 建国后,被选为广东省第一、...[详细]

林柏森 [公元1897年-1960年]

  • 林柏森(1897—1960),蓝坊镇峰口村人。他在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到边防军第3师工兵营入伍,即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1923年毕业后,回广东在邓仲元的第1师工作,不久调入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讲武学校任区队长,升任第1师少校参谋。1925年随第一师参加...[详细]

林杰元 [公元1898年-1994年]

  • 林杰元(1898—1994),家名存钊,长潭镇峡里村下峡仓楼下人。幼年在城北小学毕业,升读梅县黄塘医士学校,因家贫中途辍学,回乡设私塾教书。1922年主办白马乡峡里(下峡)第五保国民学校。1923年,上峡第四保国民学校与下峡第五保国民学校合并定名为新民学校,林杰元为首任校长,连任6年,成绩显著。...[详细]

林连宗 [公元1918年-1981年]

  • 林连宗(1918-1981),新铺镇潘田村人,出生于荷属那加文岛(印度尼西亚所属)。民国23年(1934)返祖国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民国26年他加入梅县学生抗日同志会,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他组织以地下党员为核心的"蕉岭旅梅学生暑期回乡抗日救亡工作队",带...[详细]

林乃干 [公元1907年-1992年]

  • 林乃干(1907—1992),长潭镇白马村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后赴日本留学,193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被选为研究生,从事艺术研究工作。他在研究院毕业后,谢绝日本师友的挽留,放弃在日本优裕的生活及工作条件,毅然回到祖国,致力发展祖国的美术和教育事业。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详细]

林文烈

  • 林文烈 (1935~) 笔名沙希妞。广东蕉岭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步兵学院。1950年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转业后历任广东汕头广播电视局文艺部主任,汕头市文联副主席,《潮声》杂志主编,副编审。汕头市政协委员。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古寺魔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