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船舶工程专家]

  • 徐青(1960.10.14-)。船舶工程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集团首席技术专家,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徐青同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驱护舰总体研究设计,先后担任我国首型远海隐身护卫舰、第三代护卫舰和首型万...[详细]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和生,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 主要从事...[详细]

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童庆禧(1935.10-) 湖北武汉人,著名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61年毕业于苏联敖德萨水文气象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2004...[详细]

王晓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籍,生物学家。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获得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所长。200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王晓东主要贡献是在细胞凋亡研究中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成果。细胞凋亡是在发育...[详细]

杨弘远 [公元1933年-201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弘远,植物学家。原籍湖南长沙,1933年9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武汉大学教授。专长植物有性生殖的实验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未传粉子房与胚珠培养诱导的水稻助细胞无配子生殖和向日葵卵细胞孤雌生殖现象,为由雌性细胞...[详细]

张学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学敏,肿瘤生物学家。1963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武汉。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1995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现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咨询专家组成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详细]

赵其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赵其国,土壤地理学家 1930年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详细]

朱光亚 [公元1924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核物理学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 、 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详细]

黄祖 [汉][?-208年]

  • 黄祖(?-208年),东汉末年将领。刘表任荆州牧时,黄祖出任江夏太守。初平二年(191年),黄祖在与长沙太守孙坚交战时,其部下将孙坚射死,因此与孙家结下仇怨,之后黄祖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孙权的交战中败北,被杀。 射杀孙坚 据推测,黄祖为江夏安陆黄氏族人。在东汉时江夏黄氏为著名的士人...[详细]

王大梁 [明][?-1629年,明末农民起义军初期领袖]

  • 王大梁(?-1629) 明末农民起义军初期领袖。也叫大梁王。1628年,在汉南起义,转战汉中和甘肃东部的成县,两当等地。次年,为明陕西兵备刘应遇部所败,被杀。同年(公元1629年)去世的名人: 奢崇明 (?~1629)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 安邦彦 (?~1629) 贵州省...[详细]

李绪鄂 [公元1928年-2001年]

  • 李绪鄂,(1928-2001),又名李汉武,汉族。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获得者。195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研究员。中共12届中央委员。8、9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28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详细]

韩永清 [公元1884年-1948年]

  • 韩永清(1884-1948),字世昌,别号富航,男,汉族,1884年4月26日生于汉南乌金山一穷困潦倒的秀才家里。在他未成年时,其父因贫病交加过早离世。此后,家境更是每况愈下。为生活计,其母携他迁居汉口,出卖苦力,相依为命。 家境的贫困和生活的磨难使韩永清从小练就了应变环境、以求生存的能力。...[详细]